2003年推理悬疑电视剧,2008年左右悬疑侦探电视剧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5-03-08 16:35:06

世上怎会有如此怪异之人?“天才少女”江小流有一部超强大脑,能记住经历过的一切;“刑侦老炮”普克虽然经验老道,却患有失忆怪病,今天发生的事情,第二天醒来会统统忘光;“热血片警”马一路,除了热血,别的好像总是那么一言难尽。个性完全不同的三个人,竟然要搭档一起破案?

在当今影视剧和小说中,有关破案刑侦类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就在2018年年底,曾获“金鸡奖”最佳提名的编剧冯华出版了她的最新推理刑侦系列小说《捉影》。小说主要讲述了由“超忆”协警江小流、推理能力极强的刑警普克以及性格马虎但情感细腻的社区民警马一路组成的编外侦探小组携手破案的故事。故事中性格各异的三人相辅相成,最终使一出跨国连环*人案真相大白。

据悉,《捉影》作为凤凰联动2018年度超A类重点IP,其编外神探系列的第一季,第二季仍在创作当中,小说影视化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2003年推理悬疑电视剧,2008年左右悬疑侦探电视剧(1)

《捉影》冯华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不靠谱”的花式三人组——各显神通

一个反应很慢的社区民警,一个临时收编的协警,一个失忆多年每天都在过新的一天的老刑警。微博上有网友看到这样的描述,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疑问——这样看起来非常“不靠谱”的三个人真的能破案吗?然而作者冯华就是将这样看起来“不靠谱”的三个人凑到一起,组成“编外神探”三人组,破获跨国连环*人案。故事里,22岁少女江小流有钱有闲,同时还拥有超忆症,对于所有发生过事情过目不忘。不仅如此,她还能完美还原目击过一切,完整模仿在场所有人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被同组成员马一路调侃为“一部精密记录仪”。

社区民警马一路,一心想当刑警。但因为反应慢,总是被同所的人嘲笑。尽管表现平平,业绩平平,马一路却能够凭借超敏锐以及细腻的情感,感知到常人难以感受的情绪。这项能力往往在关键时刻抓取到重要信息,帮助同组成员普克受到阻碍的推理“柳暗花明”。

老刑警普克拥有丰富的侦破经验与超强的推理能力。尽管患有严重失忆症,每天醒来,记忆都会回到十二年前,但这并不影响他带领江小流和马一路发现线索,整理案情,最终破案。

“已死亡”的人疑点重重——抽丝剥茧

在《捉影》中,除了编外三人组外,最大的看点实属其严密的逻辑论证与毫无外力加持的推理办案手段。作为一部推理悬疑小说,作者冯华加入了大量的推理论述,将案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巧妙地安排在了主角们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抽丝剥茧,层层深入。

故事以江小流看到一个被告知“已死亡”的人为起点展开,主角三人通过合理的论证,逐一发现线索,通过对蛛丝马迹的勘察和推断,最终锁定嫌疑人。“一个已经死了的人为什么会重新出现?”“他在日本的经历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与黑暗?”“一个看起来是受害者的人同时会成为加害者吗?”作者冯华表示,随着故事的深入,这些疑点,都将成为本书读者最大关注点。

《捉影》语言平和朴实,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小说的人物对话、剧情描写都十分接地气。没有“金手指”,没有高科技辅助办案。主角的一切行为都有据可寻。没有了惯常悬疑小说中声色光影的干扰,《捉影》的推理过程看似平淡又意味深远,行文逻辑缜密富有条理。作者用扎实的文字功底,展现了一出烧脑悬疑大戏紧张刺激的过程。

2003年推理悬疑电视剧,2008年左右悬疑侦探电视剧(2)

她是导演高希希作品《花非花》原著作者

冯华,导演高希希作品《花非花》原著作者,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是军人,现为自由作家。28岁创作出第一部长篇推理小说《如影随形》,同时,正式决定此生的职业将是写作。其作品常常触及人类灵魂深处的罪恶和残忍,以及我们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的恐怖。她的作品包括小说创作和影视创作,其中小说已出版了《花非花》《如影随形》《蝴蝶之罪》《虚拟谋*》《危险家庭》《当局者迷》等多部作品;电视剧改编作品有:《中年计划》《桃花灿烂》《完美结局》《爱就爱到底》《美丽谎言》《边关烽火情》;电影改编作品中,《警察有约》获得了2003年“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英雄之战》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蔡震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