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季,据教育部统计
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
同比增加82万人
越逼越紧的就业压力下
“找不到工作,就进厂打螺丝”
社交媒体上的调侃
道出了不少年轻人的观念——
“进厂”,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另一面,潮流似乎发生了改向:在广东,不少大学生开始青睐工厂,程序员离开大厂进工厂。这些新生代的人才,不再简单地从事流水线工作,而是从事技术型工作。技术,成了产业发展竞技场上的关键词。
目前,广东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8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31万人,占比达到34.1%,这是支撑制造业大省的最大底气。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协助求职者与制造业岗位对接,掀起了大学生“进厂”上班的新热潮。
01 “进厂”是怎样的?
“之前在湖南一家技术学校读书,毕业之后就来到了万宝冰箱,现在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在注塑车间上下模操作。”初见谭康时,他身穿深蓝色工作服,正在岗位上和同事有条不紊地配合操作,俨然已经是一名成熟的产业工人,只有眉眼间的稚气还透露着他是一名年轻的“00后”。
“当时毕业正好在找工作,有亲戚介绍说这里不错,于是就来了。”谭康在“进厂”之前并没有太多的考虑,更多是在毕业找工作时遇到了“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待遇不错,也有上升空间,就待在这里了”。
随着现代工厂的发展,新生代“进厂”并不意味着是真正的“打螺丝”,而是从事行政、财务、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工种。
“刚开始跟大家说进厂打工,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在流水线上‘打螺丝’,但其实,我是在厂里的办公室里做行政工作,工作环境比部分同期毕业的同学还好一些。”“进厂”一年了,原梅芳每次同学聚会,还会不厌其烦给大家解释。
原梅芳是一名“00后”,来到格兰仕中山基地源自于毕业前的一次实习。“我在学校念的是乘务相关专业,就业方向是铁路、地铁等。临近毕业时我到格兰仕的实习,然后就做到现在。”原梅芳说。
这一年里,原梅芳并不觉得“进厂”是低端或者是没有面子的事情,“我很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薪资待遇也符合要求,未来一段时间不会考虑转行。”
顾子悠今年28岁,是广汽埃安电池车间的一名设备技术员,入职刚满两年。在他看来,到生产一线进行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直接接触到车辆生产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电池包生产的相关内容,还有助于我们第一时间去了解车间生产过程中对于设备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