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牛牛舌尖角切
为什么要区分多种切法呢?我们以一条牛舌为例,来说明什么情况下需要用什么切法。
黑牛牛舌整根未修舌苔
前面部位介绍时我们讲到了,牛舌一般可以分为前中后三段,或者粗略分的话分为前后两段。
由中向后的舌根部位,运动量要远远比舌尖小,所以肌肉感不强,且脂肪丰腴,因此厚切不仅不会增加纤维感和咀嚼难度,而且还可以很好的保持住内部脂肪与汁水,在接近7-9成熟时,汁水溢出,脂肪融化,口口爆汁,因此,舌根部位选择厚切处理更能体现这个部位的口感的风味。
黑牛牛舌根厚烧
相反,由中向前的舌尖部位,运动量远大于舌根,属于肌肉型部位,所以这种部位选择厚切往往肌肉纤维感很强,难以咀嚼,但如果选择薄切,则可以人为切断肌肉纤维,降低咀嚼难度的同时,又可以体会到这种肌肉型部位的弹脆口感,所以舌中到舌尖往往会选择薄切的方式。
黑牛牛舌尖薄烧
至于角切,一般出现在不规则部位,比如舌尖的最前端、舌根的最后端、三角肉、三角肩等尾段,由于部位呈现锥形或者圆形的面,切片的方式并不合适,所以在切割上会选择以角切的方式来处理,出品就会类似牛肉粒的形状,也可以保持一定的厚度,又可以多面炙烤。当然角切也要考虑肌肉纤维的强度,肌肉型部位不适合切太大颗粒的角切,应适当切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