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桓大司马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链接如下:
《孙子兵法》因《狂飙》爆火卖断货, 想跟高启强学什么?|自由谈
最近热播的扫黑剧《狂飙》中,高启强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反派,电视剧从头展示了他的“成长过程”,让这个人物显得特别真实。
其中,他听从安欣警官的建议,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把一本《孙子兵法》翻出了毛边,开口就是“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可谓活学活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让当当网的《孙子兵法》一夜之间卖到断货。
强哥读兵法
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值得结合古今,深入思索。
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为什么能在商场、职场指导今人,甚至还能启迪松下幸之助之类的国际友人?因为《孙子兵法》全书论述的重心并不是具体的战场操典,而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审视战争乃至社会和人性,所以能够经历两千年而不过时,流传世界各国而人皆可用。
《孙子兵法》的实操集中于军争、行军、九地、火攻、用间等少数几篇中,其他篇目以讨论战略和哲学为主,而其实操也仅适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军事条件,未必适合后世的战争。
如果要学战场实操,唐朝人应该去读《李卫公兵法》,明朝人应该去读《纪效新书》,清朝人应该去读《曾胡治兵语录》,现代人应该去读《步兵操典》,而不是读《孙子兵法》。
同时,《孙子兵法》这本书,又是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一个象征。结合孙武率奇兵长驱直入、攻占楚国都城的实践来看,孙武的时代,正是中国的战争从有规则走向无规则的时代,而孙武公然宣称的“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等信条,反映的正是古代军礼的崩溃。
上古时代,部落或国家之间交战,往往是单纯的阵地战决胜负,并没有“以正合,以奇胜”的意识。为了交战胜利,在人事之外,古代军队往往还会乞求上天相助。
比如绘制画有战神的军旗,祈求战神在战场上空相助,汉高祖用过的蚩尤旗、汉武帝用过的灵旗、唐代安西军队使用的毗沙门天旗,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旗;又如战争之前进行歌舞,娱乐神灵,以换取神灵相助,巴人在武王伐纣的战场上跳巴渝舞,即所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就是娱神仪式。
上杉谦信继承了唐代的毗沙门天军旗
上古时代的人在交战之前往往需要举行大量的仪式,仪式内容包括加持自己、削弱敌军,久而久之,经过一些基于理性的总结,这些仪式就凝结成了军礼。
军礼的本意是为了在战场上求胜,但因为要避开若干宗教禁忌,所以对战场上的作为也进行了一些限制,比如“不重伤,不擒二毛”(不再次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年人),“不加丧,不因凶”(不对遭遇丧事和不幸的国家出兵)等。
集古代军礼大成的兵书是《司马法》,这本书虽然未必是春秋时人所写,但里面还是反映了大量上古时代的战争法则。
《司马法》要求战争也要“以仁为本”,发动战争必须基于善意,“*人安人,*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在敌人的领土上,“无暴神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等等。
总之,军礼限制下的战争,是有规则的战争。这种观念也渗入到日常生活的竞争之中。
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就是强调和谐的儒家,在射礼中,也还是要与人争胜的,但是对儒家而言,这种竞争的目的磨练自己的射术,而不是要把人踩在脚下侮辱,所以会主动控制竞争的烈度,在比试前要“揖让而升”,比试后要“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无竞争,则文明无进步,竞争无规则,则社会秩序崩塌,所以,有规则的竞争是健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但是,随着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中华大地无论军事还是政争,都进入了无规则竞争,宋楚泓水之战是一个里程碑。此战中,宋襄公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坚持古代军礼,楚军渡河时不肯“半渡而击之”,楚军过河后整队未毕时又“不鼓不成列“,不肯乘此良机进攻,结果大败。
战场上的失败不是重点,重点是宋襄公为自己守军礼而辩解的时候,公子目夷对此嗤之以鼻。
他认为楚军在河边狭窄之地整队时,是“天赞我也”的进攻良机,对宋襄公宣称的“不重伤,不擒二毛”,公子目夷的反驳非常可怕:“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非常老的老头都应该抓走,同情什么老年初期的人),“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对敌人的伤兵,理应补刀砍死)。
这未必是公子目夷个人有多么歹毒,而是周室东迁之后,社会秩序已经崩塌,规则已经失效,在一个没有规则的社会中,竞争只能无所不用其极,不然就会失败,这是时代的悲剧。
宋襄公坚守古代军礼是可敬的
泓水之战,是进入大争之世的开端,而一百多年后的《孙子兵法》则敏锐地捕捉到了战争从有规则向无规则的转变,对此加以总结,战国时代的人们领会到这一点后,中国遂进入了更加惨烈的总体战时代。
此后,由兵家而墨家,由墨家而法家,无规则竞争导致军管常态化,最终凝结成对社会全方位管制的秦制,除了皇帝,全社会都是输家。两千年秦制,兵家实为其滥觞。
对于无规则竞争,孙武未必赞同,但《孙子兵法》实质上是无规则竞争的教科书。
如“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兵以诈立,以利动”(鼓励欺诈),“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鼓励抢劫),“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鼓励洗脑),“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不再按古礼作战),将领的五种过错中甚至包括“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反对贵族精神),这些都是无规则战争的特征。
从剧中来看,高启强学的就是这部分。基于社会环境,诸多对《孙子兵法》感兴趣的人都在向高启强看齐,学习的重心在于怎样权斗,怎样将有规则竞争变为无规则竞争,怎样从无规则竞争中胜出。
他们历史视野有限,没能意识到,无规则竞争是赢家极少输家极多的竞争。对于普通的社会人来说,有规则竞争对人的保障要多得多,所以我们理应维持得来不易的规则内竞争,而不要去轻易地破坏规则,恶化环境,这实质上危害的是每个人的利益。
当然,《孙子兵法》的内涵不止于此,也有很多战略方面的卓见,比如“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等等。
这些充满哲学意蕴的见解,无关于竞争规则,也不是拘于中国一地的智慧,足以通行于全世界,许多优秀企业家,从《孙子兵法》中获得的是这方面的体悟。
所以,同是一本《孙子兵法》,看你怎么学,但是肯定不能跟着高启强学。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