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网记者 何伟杰 张豪 通讯员 周丹藜
图/金羊网记者 陈秋明
自来水在很多市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已然离不开自来水,但正因为离不开,不少市民会对自来水产生好奇甚至疑问。12月22日,羊城晚报和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联手推出水文化探源活动,邀请多个亲子家庭、知名水质专家组成“三江溯源小分队”,亲赴广州自来水的取水地——西江、北江汇流处,探寻广州自来水不为人知的历史奥秘。
探寻广州自来水水源地,没想到自来水竟蕴藏了如此博大精深的千年文化
12月22日上午,小分队来到佛山三水区江根村。这里就是小分队探源的第一站。
江根村前眺三江汇流地带,背靠清幽的昆都山。据记载,江根村始建于南宋初年,相传当年中原人陆俊南下误打误撞来到三江汇流处,被这里旖旎的风光所吸引,流连忘返,便决定在这里定居生活,并开始繁衍后代,扎下江根村的根基。村民回忆,江根村自古就自取西江水用于灌溉、饮用以及照顾一切的生活起居;由于水美鱼肥,以前村民们还经常在河边捕鱼捞鱼,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珍贵恩赐。
由于世世代代喝着三江水,江根村的长寿老人很多。江根村村民陆阜年说,清朝道光年间,江根村有位104岁高龄叫作陆云从的村民,尽管年事已高,他依然艰苦求学并不顾年迈毅然决定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首场考试便榜上有名,在殿试时当朝皇帝为其精神和文采所折服,当场钦赐他为“翰林院检讨”加“国子监”司业衔。据陆阜年说,江根村历史上一共有三位百岁老人,其中有一位百岁老人如今依然在世。“没想到广州自来水水源地有那么多历史,真是大开眼界。”有陪同小孩来参加本次探源活动的家长感慨。
“我们都是喝这里的水长大了,所以我们要爱护好我们的水源。”本次活动特邀嘉宾、水环境专家、深圳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熊杨向小朋友们介绍道。随后,小朋友背对西江,撑起营旗,高举拳头宣誓,决心保护好自来水水源。宣誓后,小分队在现场的印槽中留下了自己的手模。
水源地的水质到底如何?亲子家庭取水亲测
我们水源地的水质到底如何?小朋友们决定一探究竟。他们从西江(思贤滘段)取水样,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瓶中。
这些水样随后被送到了附近的市自来水公司西江原水管理所取水泵站。
这里,是西江引水工程的起点。西江引水工程为我国第三大输水工程。它不仅为广州开辟了新的水源,同时创造了广州供水史上的奇迹。两条管径达3.6米的输水主管,好比为广州开辟的一条"地下河”。
西江取水的取水点最终定在佛山三水区思贤滘下陈村。据了解,取水点之所以定在这里,是因其贯通西江和北江,正好在两江汇合口的下面,西江水有问题,北江可以补充;北江有问题,西江可以补充。而且,市自来水公司在此处布局水质监测长达20余年,此处水质常年稳定处于Ⅱ类标准,是理想的饮用水源地。
小朋友们将在西江取的水样品带到泵站中的水质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小分队检测了氨氮、亚硝酸盐和pH值三项指标。“氨氮大概0.1mg/L,低于二类水标准0.5 mg/L,几乎不含有亚硝酸盐,pH值呈现中性。说明我们的西江水质很好,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农业污染。”工作人员耐心地跟小分队讲解。
“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自己身边的水环境这么好!今天学到了很多水的知识,知道了我们喝的水很宝贵。”在当天最后的分享心得环节,来自小分队中江根村的陆心妍说。
原水是如何变成自来水?没想到藏着如此多“高科技”
在溯源活动的第二天,小分队紧跟自来水原水运输的步伐,来到了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南洲水厂,看看我们的自来水是如何通过先进工艺的处理,最终输送到千家万户的。
南洲水厂2004年正式投产,是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饮用净水水厂。该厂设计供水能力为100万立方米/日,是广州百年供水史上技术含量最高的水厂,也是广州市首家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特大型饮用水厂,生产全过程实行24小时自动化实时监控。南洲水厂的建成投产,开启了广州供水现代化的大门。
根据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小分队跟随着南洲水厂工作人员参观学习。“江河水经过长长的管道运输到水厂后,就要开始它们的“净化之旅”啦!首先水会在网格式反应池被投入净水剂,把水中的一些不溶物质沉淀,之后水流来到平流沉淀池沉降,一般停留2.5个小时。”工作人员向小分队介绍道。
“这个V型水槽是什么用的啊?”一位小朋友好奇地问。“这是V型沙滤池。”工作人员回答道。原来,经过平流沉淀池后,还有一些小的颗粒等不溶物质没有全部沉淀完,还需要在V型沙滤池再进行过滤。“V型沙滤池主要采用是石英砂进行过滤,水流从石英砂之间的缝隙流出,而颗粒就不会通过,这样就起到一个过滤作用。”听完,小分队连连点头。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深度处理工艺。”工作人员带着大家又来到水厂的生物活性炭滤池。炭滤池由生物活性炭和滤料层组成,水流首先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会产生生物膜。在活性炭下端会有一个滤料层,主要是过滤随着水流下来的活性炭和产生的生物膜。“处理完以后再经过消毒,完全可以达到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原来我们喝的自来水来的这么不容易,处理这么复杂啊,以后一定要好好珍惜。”来自小分队的布政杨感叹道。
打破最后一公里,优质自来水最终流入寻常百姓家
南洲水厂的建成开启了广州供水现代化的大门,优化了广州市的供水布局,但保障城市供水的主动脉还远远不够,如何疏通末梢血管的问题日益凸显。当天下午,小分队来到了广州市白云区潭村,看看自来水是如何打破最后“一公里”的管道难题,最终流入寻常百姓家。
潭村的用水情况可以说一波三折。
“以前一到用水高峰期,我们这里就经常缺水。”说起以前村里的供水情况,白云区潭村村民凌先生便直言“不堪回首”。
二十多年来,村里自建的供水管网一直没有更换。由于管道年久失修,近年漏水现象相当频繁,经常是这边高层居民的水供不上去,那边地下的水管却不断在漏水。随着经济的发展,潭村自来水水量、水压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为了解决潭村的供水难题,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按照广州市政府统一部署,依据《广州市治水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对潭村实施自来水改造工作。自来水改造资金(路面除外)由广州市水投集团全额出资。经水改后的城中村,自来水将实现与市区同城、同网、同价、同质。
经过近一年的改造,12月23日下午,小分队一行人潭村,发现村内2089户水表已全部安全完毕,居民们的用水难题得到了有效缓解。那么从水龙头出来的自来水水质如何呢?小朋友们从附近家庭取水,现场快速测量水质。比较原水测量指标,主要是浊度和余氯,在现场工作人员测试下,浊度数值0.57,国标数值1以下即可,余氯为0.68mg/L,国标是不低于0.05mg/L,说明当地自来水已经达到饮用标准。“我很开心做了自来水的试验,发现水很清,我很放心喝家里的自来水。“小分队中的杨熙莲小朋友坦言。
类似的供水改造,未来在广州不少城中村将逐步推广。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除与截污纳管同步实施自来水改造的57条城中村外,还有15条城中村由市自来水公司单独实施自来水改造。根据此前公布的一份广州市城中村改水项目招标公告显示,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计划对全市共约72条城中村进行供水改造,项目总投资约36.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