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再次成为熔融态的地球,在这次强大的外力作用下,开始分层演化。(大家可以想象,在家筛米粒时,重的米粒总是会跑到下面,而轻的杂质会浮上来)
地球也是如此,比重大的物质,比如铁和镍,向地球中心沉降,密度很大的地核诞生了;比重小的物质,比如硅、氧、铝、钙等,浮在地核的外面,组成了原始地幔。然后,地球进入了漫长的冷却期。
能源被逐渐释放到太空。地球表面温度开始下降,一些原本成熔融态的物质开始结晶,组成了橄榄岩、辉岩等最初的地幔岩石。随后,彗星给地球带来了水,于是,地球上就有了海洋,逐渐地,地球拥有了完整的圈层结构。
其中,地壳和一部分上层地幔,组成岩石圈。我们身边能看到的常见岩石,大部分都来自于岩石圈。岩石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形成原理,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下面一一介绍“这三兄弟”
火成岩
火成岩的形成,和岩浆喷发有关,因此也叫岩浆岩。它们都是由岩浆冷却结晶而成。
大家第一印象,是不是都认为岩浆喷发都得喷出地表,再冷凝结晶而形成岩石?其实不是,更多的岩浆喷发是在地球内部完成的,喷出地表的岩浆只占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