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 正在产卵的香螺
并且,香螺也采用多雄交配模式,会谈多场恋爱,喜欢开展“多螺运动”。但是,香螺与脉红螺区别也极大,香螺卵群不会变成黑苞米,从始至终不会变成一穗黑化的苞米。
香螺没有浮游幼虫阶段,卵囊顶部也没有供幼虫破膜而出的小孔,受精卵在囊内经过2个月左右,经担轮幼虫、面盘幼虫等阶段,直接孵化成稚螺爬出。更为奇特的是,香螺同一卵囊内的卵最终只有1到2个可以孵化成稚螺,其他的卵均作为此稚螺的营养供给,被称为营养卵。数千粒卵只孵化出一个生命,其内卷程度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图8 囊内尚未破膜而出的香螺幼崽
营养卵在腹足类及多毛类等动物中均不罕见,国内较为有名的北方有香螺,南方有响螺(管角螺),均为典型的无浮游幼虫,囊内具营养卵的生殖方式。
但营养卵成因国内外研究者众说纷纭,总体来说有营养卵未受精、营养卵为不正常受精卵、亲本环境选择等科学假设。但不论具体机制如何,香螺都为后代提供了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的大房子,并预留了足够的食物作为稚螺生活资本,其后代也并没有辜负亲螺一番好意,香螺稚螺孵化率是极高的,可达到90%以上,这种繁殖策略可以说很K了。
中华圆田螺本以为水生蜗牛对后代的照顾到香螺已经非常周到了,毕竟有房有钱在人类世界已经是幼崽的最高追求了,可中华圆田螺再次刷新了K的高度。
作为一种低等动物,中华圆田螺成功对标哺乳动物,实现了卵胎生。稚螺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直至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才脱离母体保护,成功从母体孵化出来。
我们平时吃田螺有时会咯吱咯吱作响,其实并不是沙子,而是……
虽然母体被捕有可能全军覆没,但大人总比婴儿存活几率高不是吗?对此,我只能说,中华圆田螺,你老K了。
在我们人类的世界里,我们往往认为优生优育是好的,但后代太少,我们总是想把他们很好的进行保护,这往往限制了他们突破父母的能力。采用r模式的鲍鱼、脉红螺等生物,虽然对后代保护不力,但后代在海流等作用下有机会去到更远的地方,去探寻父母未曾探索过的世界,孰优孰劣,留给大自然母亲去判断吧。
参考文献:
[1]潘洋, 邱天龙, 张涛等. 脉红螺早期发育的形态观察[J]. 水产学报, 2013, 37, (10) :1503-1512.
[2]Hao ZL, Liu HY and Dong XY et al., Reprodu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s in th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Neptunea arthritica cumingii crosse through embryonic development[J], Aquaculture Research, 2020 ;00: 1–11.
[3]王如才, 王昭萍等. 海水贝类养殖学,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4]沈国英等, 海洋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2010.
编辑:穆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