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的青山
川西高原的牧民常把草地分成“冷季草场”和“暖季草场”(通常前者海拔低于后者),随着季节变化轮流使用。
冷季草场上的“冬房”,是最重要的根据地:能度过难捱的严冬,才谈得上安居乐业。
一般冬房都是固定的住所,牧民的人工草场(种植冬饲草的田地)、棚圈等等,大都围绕冬房而建。
游牧也有固定的季节性,即春、夏、秋三季游牧后,冬季便回到冬房。这样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形式,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草场资源。
建筑: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
若尔盖人的智慧无处不在,就连建筑也处处彰显着若尔盖人的生活哲学,无论是农区还是牧区,都能找到“若尔盖风”的建筑。
铁布民居是若尔盖农区极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由于农区有繁茂的森林,人们便采用当地的紫果云杉、柏香、油松等木材修筑房子。
铁布镇
铁布民居房型为木质结构的三角顶大房子,一房一院
正屋称作“中康”,盛大的婚庆、议事、丧事都在中康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铁布民居的正屋中央顶端有一个正方形烟囱,上边会吊大木盖,旁边放着的是装满黄泥的竹篓和斧子。
如果有火情,救火者立即冲到烟囱旁,用斧子砍掉吊木盖的绳子,再将竹篓里的黄泥往盖子上一倒,火情便隔绝在泥土之外,这样就能保住整个房子。
既然说到了农区民居,不得不说牧区的帐篷文化。
若尔盖整个西部是广袤的草原,千百年来,人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
一顶帐篷就是牧人流动的家园。
人说牛全身都是宝,生活在草原的牧人能够在高原凌冽的寒风和缺氧的状态生存,全靠这些珍珠一样的牛羊
黑帐篷(亦称牛毛帐篷)是藏族较为古老的民居建筑形式之一。主要用到的材料就是牦牛毛,将它编织成线,再织成粗毛毯,然后联缀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