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牦牛毛为材料做的黑帐篷
搭建时,中间用两根木柱撑起,四角用粗毛绳固定在地桩上
图源:《博物》2014年08期
黑帐篷虽小,却“五脏俱全”,就比如篷顶正中是天窗,且配了一块盖布,白天打开,夜晚就盖上,别小瞧这一块盖布,可透光、可散烟、可防雨。
不过自从实行牧民定居以来,牧人都搬迁到新修的房子,或者用白帐篷代替黑帐篷。
即使这样,牧区的帐篷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夏天,牧人带上帐篷,赶着肥美的牛羊,在水草丰茂的草原星星点点地撑开了自己的新生活。
赛马大会:游牧族群在马背上的荣耀
前文提到了若尔盖县是河曲马之乡,再加上若尔盖县的游牧文化,矫健的河曲马自然而然成为了当地游牧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
与河曲马的互动——赛马,也成为了高原上兼具娱乐、社交与祖先记忆的一种传统。
每年7月,正是若尔盖湿地草原最热闹的时刻,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无论从气候还是食物种类来说,正是河曲马的最佳成长期。
牧民最喜欢在这个季节带着家人耍坝子,有时几家人聚集在一起,也会有小型赛马比赛
空旷的草原上,青稞酒与酥油茶的香味飘散风中,两三匹最好的骏马像风一样奔驰,并没有太多规则,仅仅为了开心尽兴,正是游牧民族积极乐观精神的最好诠释。
若想欣赏更具观赏性和竞技性的赛马,赛马大会便是最好的选择。
在阿坝黄河大草原上,每年都会进行形式多样的赛马大会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阿坝州特刊
摄影/易生
赛马大会会举办安多汉子评选、河曲马选美比赛、大力士比赛等民俗传统项目,成为集赛马、选美、美食和民间歌舞为一体的草原体育节日。
赛马,或许就是若尔盖草原上游牧民族最好的注解。
这就是若尔盖,是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更是孕育出多彩文化的人间天堂!
【参考文献】
[1]若尔盖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2]刘小方. 过雪山草地 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2期
[3]舒泥. 藏羌走廊 一条鲜为人知的文明通道. 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2期
[4]孙吉 朱玉霞. 阿坝黄河大草原 河曲马的故乡. 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2期
[5]张静.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06期
[6]卡布. 阿坝物语 | 异彩纷呈的魅力“非遗”. 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0期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倩倩
设计:巍巍
图片:《若诗若画若尔盖》纪录片、视觉中国、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