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一生全过程图片绘画,蚕的一生微课视频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4-12-19 09:36:05

(红山文化区内蒙赤峰出土——中华第一玉龙)

3千年前的商王武丁时期,黄河地区的中原文化逐渐强大。

逐鹿中原还不是成语,而是一种真实的打猎场景。于是,人们的崇拜内容又开始增多了。

看看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出土大量龙凤形玉器,就可明显看到龙的变化。

显著的特征是多了象征奔跑的腿,和象征勇猛的尖牙。

而龙背上的马鬃明显演变成了食草动物的角。

说明,人们对如虎狼一样拥有超强捕猎能力,和像马像鹿一样善于奔跑的能力,更加崇拜和渴望。

也从侧面印证为了本民族利益,需要不断四处征伐的武力崇拜。

妇好墓出土的玉制武器,也说明商代人对崇尚勇猛武力的现实需要。

蚕的一生全过程图片绘画,蚕的一生微课视频(5)

(商王武丁时妇好墓出土——玉龙)

春秋时期,周文明已经普及定型,各种礼节制度已经非常细化,延伸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体现在贵族身上,就是夫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

体现在玉器上,从偏远侯国(随国)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玉器,足见一斑。

其中的玉龙又开始收敛起凶猛的爪牙,宛若一个被驯服的可爱宠物。

身上的精细鳞片,说明这一时期,贵族对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满足,

文明程度高度提高,从而转向对音乐、艺术、绘画等精神领域的追求。

周朝时的龙突出特点是曲线美的装饰作用,彰显了周文化对人精神世界的文明教化作用。

蜿蜒灵动如蛇的龙,已经脱离实用功能的图腾,开始飞向神往的仙境。

蚕的一生全过程图片绘画,蚕的一生微课视频(6)

(东周曾侯乙墓出土——龙凤纹四联玉佩)

汉代受到秦朝各种影响都很大,其中追求长生不老和厚葬的习俗尤重。

从皇帝到诸侯王、列侯,高级贵族陵墓无不是超级奢华的陪葬。

也就引来了无数人的觊觎,造成了汉墓十墓九盗的必然后果。

这些贵族,相信带有灵气的玉会守护好自己的身体,也会带着自己的灵魂通达天、地、人三界。

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传说中的龙在陆上有脚可奔跑、在水中有鳞尾可游、在天空有翼翅可腾飞,

是通达三界最合适的灵物。

这时的玉龙,除了装饰美化作用,最大的特点是功能的神话作用。

出土的马王堆利苍墓、中山靖王刘胜墓、海昏侯刘贺墓均出现龙形陪葬器物。

说明,到这一时期,龙还不属于皇帝专属的崇拜图腾。

蚕的一生全过程图片绘画,蚕的一生微课视频(7)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龙凤玉佩)

被赋予神性的龙,经过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动荡时代。

到了隋唐大一统时期,帝王需要统一的精神崇拜来巩固皇权统治。

于是龙成了皇帝专用的徽章标志。其他人,哪怕是皇帝的兄弟儿子也不可以再用。

蚕的一生全过程图片绘画,蚕的一生微课视频(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