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地下无疑是天然的庇护所,可以为幼虫遮风挡雨。并且幼虫就在土壤中使用口器吸收树根里的营养,完成几次蜕皮,蜕皮之后的它体型会越变越大。直到最终时机合适,破土而出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变为成虫。
有许多专家指出,蝉钻入地下除了是为了躲避天敌也是为了适应环境。我们听到蝉鸣的季节一般都是夏季,这与蝉本身的习性有关。换句话说,它的身体并不足以支持它熬过寒冷的冬天,所以幼虫想要在成长和蜕皮的日子中存活下来,就必须要保证自己处于暖和的状态。
地下的土壤包裹着它,温度会相对稳定和温暖一些。毕竟如果是在地面或者树上,秋季树上结的霜应该就能把这些幼虫轻易*死。所以,说是趋利避害也好,“卧薪尝胆”也罢,将大部分生长的时间放在地下进行,对于蝉而言是最明智的选择。
打洞的土去了哪里?从以上关于蝉繁殖生存习惯的论述就知道,它应该掌握着娴熟的“打洞”技术,毕竟每一代幼虫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这种技能应该都已经刻在了DNA里。为自己挖出了天然堡垒的蝉打洞的深度如此深,怎么不见“刨出”的土呢?打洞过程中无用的土都去了哪里?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件事情。蝉的幼虫从整体来说体型偏小,所以可供它容身的洞穴肯定和我们想象中的“大别墅”不一样。因此,我们如果不是整天蹲在它的洞边,是很难看到它打洞的过程的。最初,是有一小部分土被堆在了洞口边,不过这些土也会随着风吹雨淋很快就四散到周围了,不易被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