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课下思考导入学习:
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会“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的死为何让我有了“永不”养猫的想法?
二、紧承前两只猫讲“第三只猫”
1.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①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如“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②从大家对它的态度和地位来写。如“大家都不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2.第三只猫被冤的“罪名”是什么?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有六个情节,即:
“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前五个情节详细叙述了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凝望”是何意?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当初,那只猫被人抛弃,几乎被冬寒与饥饿所*。它对鸟笼的凝望,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4.“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不准确。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5.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主观臆断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用“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比之对于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要强烈得多。
6.“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愧疚,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在结构上: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首尾呼应。
三、写法探究
1.对比手法:将第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引起人们更加深切的同情,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善设伏笔: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第二只猫不怕生人、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伏笔作用: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3.第一人称:利用“我”的猫主人身份和喜恶,“我”既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四、小结与拓展:
1.小结:文章围绕猫的亡失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三个故事,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你如果是第三只猫,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生活中你被别人误解过吗?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
3.对比阅读:对比与老舍的《猫》情感表达和写法的不同(可拓展为第三课时)。
本课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精讲第三只猫上,前两只猫较为简单,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老师从旁进行引导,旁击侧敲即可。在学生分析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感悟语句,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有时往往词不达意。这个时候用“读”来化解这种尴尬,以读促解,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语言的含义,在解读文本中感悟主题,而非只是字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