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话说宝玉来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赏析:通过“跟贾政的几个小厮”的言行,可以看出以下几层意思:一、他们一见到贾宝玉便“上来拦腰抱住”,不仅说明贾宝玉还是一个年龄不大的小孩子,而且也证明宝玉在任何人面前确实都没有一点架子;二,通过小厮们之口,补述贾宝玉随贾政游览大观园时贾母对她的惦记和关心,间接地反映了贾母对贾宝玉的溺爱和宠惯,为贾母与贾政之间因宝玉而引发的母子矛盾埋下了伏笔;三,与贾政的那些清客相公一样,这些小厮也都是惯于拍马溜须的行家,这大概也是仰仗别人混饭吃的人的通病;四,那些小厮们之所以要拍贾宝玉的马屁,说贾宝玉“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其主要目的,当然还是为了讨赏。不过,通过这些小厮们的马屁话,也从另一个侧面对贾宝玉的诗才作了肯定。
针对此处跟随贾政的小厮们所说“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一语:庚辰本有侧批点评说:“下人口气毕肖。”
原文:宝玉笑道:“每人一吊钱。”众人道:“谁没见那一吊钱!把这荷包赏了罢。”说着,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又道:“好生送上去罢。”一个抱了起来,几个围绕,送至贾母二门前。
赏析: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别人拍自己的马屁。当今那些练书法、作诗词的人,除了个别人是真功夫有才学之外,大多数人都是在附庸风雅。尤其是在做点小官、成点小名以后,更是膨胀得不知道自己是张三还是李四!在公众场合挥毫泼墨的时候,巴不得在场之人都异口同声地夸赞自己是二王再世、李杜复生。《红楼梦》中淡泊名利如贾宝玉者,在听到几个小厮夸说自己的“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也高兴得飘飘然起来,其他俗世之人更是可想而知。
这几个小厮不由宝玉分说,便把他“所佩之物尽行解去”,这一情节,也印证了第六十六回中小厮兴儿所说的那一番话:“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
这一故事情节,也为后文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争吵埋下了伏笔。
一个小厮抱着贾宝玉“送至贾母二门前”,一方面说明宝玉的尊贵;另一方面也说明贾宝玉此时确实年纪不大。如果是贾琏那样的成年人,小厮们是绝对不会抱着他的。
针对“一个抱了起来,几个围绕,送至贾母二门前”这几句话,庚辰本有侧批点赞说:“好收煞!”
原文:那时贾母已命人看了几次。众奶娘丫鬟跟上来,见过贾母,知不曾难为着他,心中自是欢喜。
赏析:用叙述性语言简要表述贾母对贾宝玉的溺爱和宠惯,为贾宝玉独特个性的形成,再次作了合理的铺垫。
原文: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无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
赏析:袭人对于宝玉,确实是“竭力尽忠”、“克尽己任”。针对“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无存”等语,庚辰本有侧批说:“袭人在玉兄一身,无时不照察到。”
袭人非常了解宝玉,她所说的“又是”二字,证明贾宝玉佩戴的“佩物”经常被“那起没脸的东西们”给“解了去”。袭人的这一句话,也成为了贾宝玉与林黛玉闹矛盾的直接导火索。
原文: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
赏析:贾宝玉在大观园中展露才华之后,按照常情常理,回到住处后就应该与黛玉讨论自己在园中所题匾额和对联。岂料被跟随贾政的小厮们抢走了“身边佩物”后,却间接地引发了他与林黛玉之间的争吵。针对林黛玉所说“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等语,庚辰本亦有侧批提示说:“又起楼阁。”
林黛玉听了袭人的话后,也不等贾宝玉解释,便“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剪了,其性格脾气之古怪,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通过林黛玉之口,说出她曾经给贾宝玉作荷包、香囊之类“佩物”,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同一般,也显示了林黛玉在针黹女红方面的才能。
原文: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
赏析:贾宝玉对林黛玉还是非常了解的,但他也是个蔫儿脾气,倘若赶在林黛玉刚才说气话的时候他说一句自己并没有把她“给的那个荷包”送人,岂不就万事大吉了?却偏要等到事情无可挽回时再采取措施。
原文: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哪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
赏析:用叙述性语言,通过宝玉的视角补述他“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再次展示林黛玉的心灵手巧。然而,这样一个精巧的香囊,却被林黛玉“无辜剪了”,贾宝玉自然也很生气,这就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矛盾。不过,贾宝玉毕竟是贾宝玉,他对林黛玉的感情非同一般,对于她给的东西当然也非常珍惜,所以,他不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证明自己确实没把林黛玉送给自己的东西拿去送给别人。而通过贾宝玉所说“我哪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一语可知,不仅他这次没有把林黛玉送给自己的荷包送人,甚至从来也没有把她给的东西送给过别人。由此可见他对于林黛玉所送的东西是何等的珍重!
原文:林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铰了香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
赏析:从林黛玉的角度点出贾宝玉对自己给的东西“如此珍重”。对此,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均有大致相同的批语说:“按理论之,则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若以儿女女子之情论之,则是必有之事,必有之理。又系今古小说中不能写到写得,谈情者亦不能说出讲出,情痴之至文也。”
林黛玉虽然“自悔莽撞”,但历来心服口不服的这位林大小姐,是绝对不会在口头上认错的,所以,她的最佳选择就是“低头一言不发”。
前文中林黛玉误以为贾宝玉把自己送给他的荷包给了别人,所以“赌气回房”并“赌气”剪了香囊,那是真生贾宝玉的气。待看到贾宝玉对自己的东西十分珍重之后,“又自悔莽撞”因而“又愧又气”,则是在生自己的气。对此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均有大致相同的批语评论说:“情痴之至!若无此悔,便是一庸俗小性之女子矣。”
原文:宝玉道:“你也不用铰,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说着,掷向他怀中便走。
赏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明明心里“又愧又气”,却就是不肯赔礼道歉,这当然也会惹得贾宝玉生气,所以,此处他把荷包掷还给林黛玉,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针对贾宝玉所说“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一语,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均有评语点评说:“这却难怪。”
原文: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要铰。宝玉见他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他罢!”
赏析:本来自己错了,心里也知道自己错了,但就是不肯认错。而没有错的人据理跟进一步,本来做错了事的人却不仅“越发气起来”,而且还错上加错,“拿起荷包来又要铰”!这种“无理争三分”的脾性,使得林黛玉每次都能够在与贾宝玉的争吵中反败为胜。对此,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均有大致相同的批语阐释说:“怒之极,正是情之极。”
当然,林黛玉之所以能够在与贾宝玉的冲突中占上风,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取决于贾宝玉的独特个性以及他对林黛玉的特殊感情。针对贾宝玉在此处的言行,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均有批语点赞说:“这方是宝玉。”
原文:黛玉将剪子一摔,拭泪说道:“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说着,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禁不住宝玉上来妹妹长妹妹短赔不是。
赏析:“黛玉将剪子一摔”,不再继续剪荷包,其实还是表面不服但却已经让步的表现。而其“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则又是以进为退的另一种撒娇方式。如此,贾宝玉自然还会“上来妹妹长妹妹短赔不是”。在小小的矛盾冲突中,两个人的个性都表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