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放的风筝为什么没有写出名称,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的风筝

首页 > 宠物 > 作者:YD1662024-01-19 23:08:43

趣侃红楼434:放晦气,黛玉一去不归来,难追寻,宝玉无奈徒悲叹

潇湘馆众人作《柳絮词》影射各自婚姻情况,突然窗外一声响,竹梢上落了一只蝴蝶风筝,贾宝玉识得是贾赦房中嫣红姑娘(庚辰本、乙卯本为娇红姑娘,其他各本皆为嫣红)的。

嫣红就是贾赦花八百两银子买来的那个十七岁的小妾。名字出自《牡丹亭》“姹紫嫣红开遍”,肯定为林黛玉之影。

黛玉放的风筝为什么没有写出名称,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的风筝(1)

刘姥姥当初讲述茗玉小姐十七岁病死,是黛玉伏笔。

汤显祖的书房就叫“玉茗轩”。《牡丹亭》等临川四梦又叫“玉茗轩四梦”,是为曹雪芹借鉴。

贾元春省亲点的第四出戏《离魂》就出自《牡丹亭》,脂砚斋批语[伏林黛玉之死]。暗示林黛玉与杜丽娘一样于八月中秋相思而死。《题帕三绝》和《桃花行》都有绝命交代。

当日林黛玉与贾宝玉偷看禁书后,听闻梨香院小戏子排演《牡丹亭》受到感情冲击,对贾宝玉的爱情觉醒,成为她人生悲剧之转折。

嫣红的存在,明确提示《牡丹亭》之于林黛玉的意义。

之前林黛玉作《桃花行》为日后客死他乡的绝笔。随后《柳絮词》明确林黛玉远嫁为妃妾,终究离开贾家和贾宝玉。

此时嫣红的蝴蝶风筝突然飞落潇湘馆,带来了三个不好的信息。

一,蝴蝶对应了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当时两只玉色蝴蝶双宿双飞,借鉴自梁祝,是宝黛姻缘悲剧伏笔。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发誓“变成大王八”为林黛玉“驮碑一辈子”,是指林黛玉死后他会出家做和尚,并寻到黛玉坟前守墓余生,就是《南柯子·柳絮》和宝钗扑蝶所隐之谶。

黛玉放的风筝为什么没有写出名称,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的风筝(2)

二,风筝代表“离散”,一只蝴蝶风筝表明林黛玉将孤身远去,不再与贾宝玉成双成对,对应《唐多令·柳絮》的“嫁于东风春不管,随尔去忍淹留”,预示黛玉远嫁。

三,风筝还代表“晦气”,影射林黛玉远嫁即死的结局。

众人见了蝴蝶风筝,紫鹃的表现最耐人寻味,非要捡回来是关心则乱。

紫鹃最关心林黛玉,最支持宝黛姻缘。她执着地要捡回蝴蝶风筝,也是不忍林黛玉远嫁必死的立场,希望留在贾家善始善终,与当日试探贾宝玉的结果对应。

可惜大势所趋岂是她能改变。最终捡了起来“赶着”送给园子门上的婆子,十足关心。皆因这只蝴蝶风筝代表了林黛玉,紫鹃的不舍恰是《桃花行》最后“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的黛玉死后写照。

当然,紫鹃眷恋蝴蝶风筝还有另一层意思,后面再说。

不管如何,《桃花行》《柳絮词》都是讲离散,之后众人放风筝再次升级大观园离散之意。这里最引人注意的有几点。

一,林黛玉放飞美人风筝,贾宝玉的美人风筝却说什么飞不起来。

二,薛宝钗的风筝是一连七个大雁风筝。

三,贾探春的凤凰风筝缠住另一只凤凰风筝和双喜字风筝,双双飞去。

黛玉放的风筝为什么没有写出名称,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的风筝(3)

本文重点讲一下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美人风筝。

(第七十回)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贾宝玉放风筝一波三折。先是吩咐将赖大家的送的大鱼拿来,不想昨儿被晴雯给放了。

晴雯是赖大买给赖嬷嬷的丫头,送给贾母再赐给贾宝玉的。晴雯放了大鱼风筝,预示她的“离散”之期不远了。曹雪芹这些设计丝丝入扣。

晴为黛影,晴雯被王夫人撵走,也预示林黛玉最终会被“撵走”,也将离开贾家。

为什么是“大鱼”?《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大鱼化鸟飞而“徙于南冥”,岂不就是黛玉远嫁“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黛玉放的风筝为什么没有写出名称,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的风筝(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