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放的风筝为什么没有写出名称,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的风筝

首页 > 宠物 > 作者:YD1662024-01-19 23:08:43

“庄周梦蝶”又紧扣“蝴蝶”以及《红楼梦》的梦之主题,与之前的“蝶恋花”和“南柯子”善后呼应互为伏笔。

曹雪芹最善于引用典故作伏笔,一个个“典故”都是个人命运的生动诠释。

“大鱼”化鸟飞走了,贾宝玉只好又叫把“大螃蟹”拿过来,不想又被袭人送给了贾环。这更有意思。

当日螃蟹宴的《螃蟹诗》,讽刺最狠的是薛宝钗。但贾宝玉却有“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以螃蟹自诩。

如今袭人把“螃蟹”送给了贾环,袭为钗副代表薛宝钗,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为荣国府继承人,螃蟹是贾宝玉自诩。贾宝玉有什么送给贾环的?无疑是继承人的位置。

贾宝玉日后抛下薛宝钗离家,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但从贾兰能够参加科举推测,荣国府日后肯定被平反了。那时恢复爵位“荣国公世袭二等爵”,贾琏本身有罪不能继承,贾宝玉离家不知所终,第四代继承人便只剩下贾环一人。

后文中秋节贾赦拍着贾环的头说:“日后这世袭的官儿,保不住你袭呢”就应在了这里,伏笔何其精妙。(注:贾兰第五代无法承袭第四代的世袭二等爵)

闲言少叙,丫头们为贾宝玉抬过来一个“美人风筝”,与林黛玉的美人凑成“一对”。最妙的是这个美人风筝是林大娘林之孝家的送的。

林之孝与林黛玉同姓,女儿是“小红”林红玉,也是林黛玉的影。

黛玉放的风筝为什么没有写出名称,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的风筝(5)

小红与贾芸的姻缘借《西厢记》故事影射宝黛姻缘。美人风筝是林之孝家的所赠与林黛玉凑成一对,意义不言而喻。贾宝玉当然高兴。

(第七十回)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

可惜的是林黛玉的美人风筝已经高高飞起,贾宝玉的美人风筝却说什么也飞不起来追不上。

如果他的风筝能飞起来与林黛玉的风筝相随相伴,一同飞向远方,就像之前宝钗扑蝶一对玉蝴蝶“双宿双飞”了。

奈何贾宝玉的风筝飞不起来,则与他当日不敢用妙玉的“绿玉斗”,听从薛宝钗的话放弃“绿玉春犹卷”,被贾元春修改“红香绿玉”去掉“香玉、绿玉”为“怡红快绿”一样,将林黛玉这“绿玉”舍弃,注定二人劳燕分飞(黛为深绿近黑,黛玉就是绿玉)。

林黛玉说贾宝玉的美人风筝飞不起来是“顶线”不好,换一个就好了。

“顶线”是指风筝的牵线,是影响风筝能否飞升、飞稳的决定因素之一。

“顶线”在此的意思颇有来自林家的美人不成,换一个成的意思。宝黛姻缘不成,自然是金玉良姻必成了。曹雪芹的这些“话里有话”比比皆是。

贾宝玉无奈放弃美人又取了一个来放,却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曹雪芹故意没写,也是耐人寻味。

最终贾宝玉的风筝还是追着林黛玉的美人而去,如果看了前文贾宝玉续写《南柯子·柳絮》的解读,就会知道林黛玉去后,贾宝玉终究离开薛宝钗寻她而去,“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呼应了守墓余生以及宝钗扑蝶两只玉蝴蝶的梁祝之谶。

黛玉放的风筝为什么没有写出名称,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的风筝(6)

林黛玉的风筝飞得极高极远,就是她远嫁异国海外的伏笔。本是紫鹃帮她放,结果她一自己接手,风越发的大了,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响,登时籰子线尽。

这就像林黛玉与贾家仅有的一线联系被大风吹尽,终究到了缘分断去的时候,要林黛玉自己掌握命运了。

林黛玉说“只是不忍”,当然不忍,因为那美人风筝就像她一样,一旦断开终将一去不归。就像贾探春的风筝谜语“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第七十回)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之前林黛玉放了那么多没有“不忍”,何以如今“不忍”?皆因《桃花行》和《柳絮词》都预示她将要离去了。

之前紫鹃对那个“蝴蝶风筝”百般不舍,各种要留下又呵护着送给园子门的婆子,如今对这美人风筝为何却“毫不留情”?

如果蝴蝶风筝代表宝钗扑蝶,美人风筝代表林黛玉,紫鹃家生子的身份代表贾家。

贾家百般不舍薛宝钗却剪断与林黛玉的联系,就是晴雯被撵影射黛玉远走的伏笔。

黛玉放的风筝为什么没有写出名称,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的风筝(7)

而“石呆·子失扇子”和后文《姽婳词》,都预示林黛玉是为贾宝玉和贾家牺牲才被迫离去,是为“人参养荣丸”。这些线索都能关联上。

最要注意紫鹃剪断风筝线的是一把“西洋小银剪子”,还是从雪雁手中接过。

林黛玉日后远嫁,只会带着紫鹃和雪雁。雪雁呼应的是《折足雁》酒令孤雁悲戚离去的可怜。紫鹃则是《桃花行》“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西洋小银剪子”再次出现西洋。与贾宝玉抱着的西洋自行船,给晴雯闻的鼻烟盒西洋美人,贾探春西墙下的“洋漆架上的白玉比目磬”,薛宝钗送给林黛玉的燕窝和“雪花洋糖”类似,基本都与宝玉、黛玉和探春相关。

即便薛宝琴讲述西洋美人诗,也是只送给林黛玉一盆水仙、贾探春一盆腊梅,在潇湘馆讲的。

而十首怀古诗,只有隐喻贾探春的《交趾怀古》和影射林黛玉的《青冢怀古》在“国外”。

“西洋”被一再提起,无疑就是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的伏笔。

之前的解读已经断定她们远嫁的目的地,就是西海沿子那边的一个海上之国,是不是真真国就不好说。

那么,林黛玉的美人风筝已经飞走,贾探春的凤凰风筝还没有飞,还说她们二人一起远嫁,与风筝有什么关系呢?只因随后出现了最早的一个伏笔“有凤来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以上观点仅依据《红楼梦》80回本解读。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