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黄公望《快雪时晴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假期结束后,官员必须准时返岗,因为如果人不来的话,钱也就没有了。
“诸州府县官请出界假故一月以下,即任权差诸厅通判;一月以上,即勾当留官,例其课料等,据数每贯克二百与见(现)判案官。”
——《唐会要·卷八十二》
至于退休制度则是在晚唐时期被正式确立,据《通典》记载:“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诸职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
宋朝的基础放假制度与唐朝相同,仍是十日一休,与唐朝不同的是,宋朝扩充了很多节令假。
北宋 苏轼《黄州寒食帖全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昌杂录》记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
但其中仅有18日属于“休务”,即全天休息,其余50日则为“放假 办公”双拼模式,只能休息一会儿,并办公一会儿。
宋《缂丝上元婴戏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宋朝还对唐时少数出现过的几次因事设节做了大力推广。
宋真宗因为天书事件而设立天庆节就是一个典例。
故事还要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正月初三说起。
当时在皇宫左承天门南角的兽檐上,突然出现了一条两丈多长的黄帛,其上还书有文字,经专人翻译,内容如下:“赵受命,兴于宋,付与恒(即宋真宗赵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宋 《宋代帝半身像册·宋真宗》 台北故宫藏
宋真宗认为这是神人在向他降下天书,并决定为此设节。
从此,正月初三日就被定为天庆节,大宋的公务员也因此多了五天假期。
有时候假期太多,容易导致政务堆积。
包拯曾因此特意上书宋仁宗,言:“每节假七日,废事颇多,请令后只给假五日。”之后,有些假期就变得像是程序员头顶的头发——不仅少了,而且很难再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