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4栋楼,或者只有几栋楼、一两个组团的楼盘,通常都是小楼盘、小项目,占地面积不大。
这种体量小的项目,开发商在拿地之前,都会对地块做一个“强排”。
在用地红线、容积率、 建筑密度、限高等指标范畴内,规划设计排布房子,看看这块地做什么产品(高层or 洋房or别墅?),怎样才能货值最大化,以便赚最多的利润。
在上述限定的指标范围内,规划小区的楼栋布局,比如:是按照围合式布局?还是阵列式布局?楼间距多少?中庭保留多大或者干脆有没有中庭?
总货值=单价x产品的数量,也就是可销售面积。
一块地的可销售面积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要么提高全部产品的单价,要么提高部分产品的单价,常见的是后者,比如别墅和高层的“高低配”小区。
“高低配”小区里,高层的价格参考周边的竞品楼盘,还要找到一个价格的平衡点,价格体系不冒尖,也不要离群,客户群体要庞大,对开发商才最有利。
所以,常见的只有几栋楼的这种小型小区,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低配在小规模项目里,“高低配”是很常见的,4栋高楼和其他物业类型(如洋房、别墅)搭配,这种小区的洋房、别墅往往是溢价销售,高层价格并不具备多大性价比。
表面上看,高层业主似乎是以高层的价格,就能享受别墅、洋房的配套。
但实际上,是牺牲了容积率、中庭绿化等作为代价的,公共的绿化区域也容易被划入别墅的院子,比较常见的就是阵列式布局。
这种高低配的小区,有的高层部分容积率甚至可以达到4以上,然后用别墅、洋房区相对较低的容积率,来匀出一个总的平均容积率来达标,使得高层的舒适度降低。
2、地块含金量不高,配套搭其他楼盘的“便车”一般来说,只有几栋楼,或者建筑体量规模太小的楼盘,所占的地块面积也不大,缺乏成体系的规划打造,很可能是一些“边角料”的地块。
所以周边相应的配套,比如学校、医院、商业等,可能就要搭隔壁其他大型小区的便车,无形中就会显得比较边缘化。
一般来说,这种楼栋数只有4栋或者规模较小的项目,开发商也不会配建太多的大型商业配套,因为货值不高,利润空间有限。
所以生活中很常见的很多回迁房、公租房小区,规模其实也并不大。
3、业主人数少,呼声不高,占据公共资源有限大家都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人一旦多起来,涉及到的公共利益就比较容易受到重视,也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度和资源倾斜。
毕竟,按人头分配的平等价值理念,人不分高低贵贱,在我们这个社会环境里面,是要比按资产价值高低、学历高低来分配,更符合大众预期的,就算人手一票,基本上也是少数服从多数。
所以,当小区规模过小,楼栋过少,或者入住的业主不多,那么遇到和其他小区的利害冲突的场合,就不一定有那么高的呼声了。
甚至连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有时候也会看人下菜,小区业主多,那这就是一块肥肉,每家物业都盯着,你不干自然有其他物业愿意接盘。
但是,如果小区业主少,可能有的物业也就没多大心思耐心打理,因为利润太薄,其他物业也未必愿意进来。
总的来说,大型社区,往往要比小型社区,更适合刚需住户,特别是在高层住宅这种刚需形态为主的小区里面,楼栋太少,其实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