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喜庆场合的需要,结尾改成了大团圆。佩里在《尤丽狄茜的音乐》一书中,解释了该剧为多种风格的单声部歌曲。当唱到尤丽狄茜被蛇咬时,旋律变得激动,不协和音程增多,和声也有了突然的变化。这部歌剧,至今仍偶有排演。
③里努契尼作诗、卡契尼作曲的《尤丽狄茜》也于两年后演出。这些歌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通奏低音上的宣叙调,用小组乐器伴奏。宣叙调的音高和节奏,随着歌词的抑扬顿挫而变化,没有鲜明的旋律性,偶尔也用歌曲、合唱或舞蹈来结束一个场面,却不用纯粹的器乐曲。
例38
作为歌剧主体的单声部宣叙调,是“卡默拉塔”作曲家的一大创造。他们认为歌词是音乐的主人,不是音乐的奴仆,佛兰德乐派的复调技术会把歌词搅得混淆不清,所以,摈而不用;只有这种单声部的宜叙调可以把歌词唱得一清二楚,最富于戏剧表现力,因而称之为“表现体式”。支持宜叙调的通奏低音,是巴罗克音乐的重要标志,沿用于整个巴罗克时期。通奏低音的低音部由羽管键琴和大提琴演奏,但羽管键琴的伴奏谱采用一种简略的记写法,谱中只记低音,上方的和声用:
等数字和#,b,等记号表示。
1601年,卡契尼出版了一本咏叹调和牧歌的曲集,取名为《新音乐》。其中的咏叹调和牧歌,都按照“表现体式”写作,用通奏低音伴奏。后来,“新音乐”一语就成为早期巴罗克音乐的通称。
早期佛罗伦萨歌剧的宣叙调缺乏旋律性,和声平铺直叙,没有变化,音乐过于单调,从歌词的主人,一变而为歌词的奴仆,很难打动人心。到了17世纪30年代,新兴歌剧的中心从佛罗伦萨转移到罗马,重要作曲家有:斯特凡诺· 兰迪(约1590一约1655)、多梅尼科· 马佐基(1592一1665)、路易吉‧罗西(1598一1653)等人。
在马佐基的歌剧《阿多内的锁链》(1626, 在罗马上演,这是一部被普遍认为是典型的“罗马式”风格的歌剧,它既逢迎了教会,又取悦了贵族,舞台效果十分豪华富丽)、兰迪的歌剧《圣阿莱西奥》(在新落成的罗马歌剧院开幕典礼上演出。剧中描写了中世纪一位罗马“圣人”的故事,其主题仍是宗教道德的说教)等作品中,宜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别日益明显,后者旋律性较强,并有明晰的形式结构。《圣阿莱西奥》的序曲包含和弦式的引子和坎佐纳(歌曲)性质的快板,类似后来的法国序曲;第二幕的前奏曲则分快、慢、快三段,类似后来的意大利序曲。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