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7 02:57:14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中国,祭祀是一场重要的国家活动,已然上升到等同于军事行动的地位,可见其重要性。

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1)

军队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就借口地方诸侯进献给中央朝廷用于祭祀的贡金纯色不好或者斤两不足,对祖先及神灵大不敬为由,一口气直接剥夺地方诸侯爵位106人,占据当时地方诸侯近半数,基本做到了终结汉初近百年诸侯割据的乱局,史称酎金夺爵。

汉武帝使用的是正大光明的阳谋,以汉代政治家们的精明,所有人都明白,所谓的酎金夺爵就是一场削藩行动,但是这一场削藩行动却是进行非常顺利,因为汉武帝不仅仅占据了律法的制高点,也占据了社会舆论的制高点,另外有着军事上的强力保障,所以汉武帝削藩削得肆无忌惮,一次性就敢削掉一半的诸侯,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汉武帝占据的社会舆论制高点就是祭祀,古人对于祭祀活动之重视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

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2)

皇帝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用什么来祭祀祖先以及神仙们?祭祀所用的食物,最后又都是怎样处理的?

01 三牲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古人举行祭祀活动,一方面是出于对于天地以及祖先们的崇拜和感恩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祈求未来的风调雨顺,国富民安。神权尚未走下神坛的夏商周三代是古代中国祭祀活动最为鼎盛的时期,属于最原始的图腾崇拜。周王朝建立后,确定周礼,将祭祀活动规范化,与此同时的是,神权走下神坛,对于祖先的祭祀开始兴起,并延续至今。汉代之后,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的兴起,祭祀活动也掺杂进了宗教因素。

根据《礼记•祭统》一文的记载,凡祭有四时,春祭曰杓,夏祭曰稀,秋祭曰尝,冬祭曰忝。

在古代一年四季都需要举行祭祀活动,春天的祭祀叫做杓,夏天的叫做稀,秋天的叫做尝,冬天的叫做燕。这其中夏天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冬天是阴气最盛的季节,因此夏祭和冬祭是古人最为重要的两场祭祀活动,也由此可见,太阳崇拜才是古人最原始的崇拜,这背后也是农耕文明生产生存的必需。

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3)

祭祀

有了祭祀活动,那么就需要贡品用来祭祀。

在大能遍地走的远古蛮荒时代,为了表示对于神仙的崇拜和敬仰,祭祀神仙用的三牲,囊括了飞禽类、走兽类、鳞甲类,而且每一样都要选用最好的,飞禽类于是就选择了凤凰,走兽类则是麒麟,鳞甲类则选择了龙。

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缺少史料支撑。但是这种类型选择,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之人对于三牲的取舍上,当然更是后人之人取后世之景附会前人之说。

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