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7 02:57:14

凤凰

三牲,按照史*载,有大三牲和小三牲的区分,猪羊牛为大三牲,牛代表勤奋,羊代表祥和,猪代表富足,在古代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够凑齐这三样的非富即贵,按照周礼的规定,大三牲天子专用,称之为太牢,诸侯贵族只能降一等使用,使用猪羊祭祀,称之为少牢。

普通人家凑不齐这三样,咋办?好办!中华文化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神仙们讲究近人情,通人性,变通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个易字,充分了概括了这一特性。

普通人家不是凑不齐猪羊牛么,那就按照飞禽类、走兽类、鳞甲类自己选吧,于是鸡鸭鱼隆重登场,鸡鸭农户自己养就行,古人聚居一般依山傍水,鱼嘛,自己下水捕去!鸡鸭鱼,也一般称之为小三牲。

好嘛,这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升斗小民,大家都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文化体系下,和谐共存。并且在这一文化下,还对各种血食有着各种各样的专门称呼,养在栏里到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叫做牢,养在圈里专门用作祭祀的羊叫做宰,动物的毛色纯为牺,动物的完整无缺为牲,也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祭祀活动的兴盛!

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5)

三牲

02 五果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们会说,佛说慈悲为怀,不舍*生;道言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血食正是佛教和道教避之不及的,这与教义不符,那么佛教和道教是怎么祭祀的呢?

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著称,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后,不断汲取中华文化的营养,早已形成儒道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也因此在道教和佛教的祭祀上,大同小异。

在道教的祭祀上,主要使用的是五果,比如凤梨、柑橘、梨子、枣子、苹果,分别代表旺、甘、来、早、平安,用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然神仙众多,也众口难调,不同的神仙祭祀有着不同的规定,这里也只是取其中一种说法。

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6)

水果

03 分祚

祭品在祭祀之前为表示对于祖先的尊敬,在烧熟之后是不允许品尝的,祖先要享用第一口,但是在祭祀之后又是怎么处理的,可以吃吗,还是直接倒掉?

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品一般来说都是准备的很丰盛,特别是祭祀祖先用的三牲,不论是大三牲还是小三牲,在平时都是难得一见的食物,特别是对于普通百姓,为了准备这些祭品都要准备许久。

中华文化就充分考虑到这种情况,倒掉,那是浪费,对祖先的亵渎!吃掉,而且要大家一块分享着吃掉,共享祖先或者神灵带来的福运,美其名曰分祚。

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7)

大秦帝国中的祭祀场景

在论语,《乡党》一文中就记载到: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帮助国君祭祀,分得的祭肉,当天就分送给别人,千万不要过夜,祭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要吃了。

在古代士大夫有着带着助祭之肉,辅助国君进行祭祀的传统,天子或者诸侯在祭祀时,在当天清早宰*三牲,举行祭典,第二天还要在进行祭祀一次,称之为绎祭。在绎祭之后,臣子们将助祭之肉带回,并且还能够得到天子或者诸侯赏赐的主祭之肉,一般来说,谁能得到主祭之肉代表着天子或者诸侯的赏识和亲近。

士大夫带回这些祭肉后,还需要再次向下分赐,包括自己的家人、仆人,春秋战国时期,还包括门客等依附于士大夫的臣子们,同样地,这也是表示赏识看重之意,美其名曰,以均神惠。因为已经宰*了两天了,为了保持肉质的新鲜不至于腐烂吃坏肚子,早期还有规定分赐得到的祭肉不得过夜。

三牲供品的标准,三牲供品是供奉给谁的(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