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窗帘的安装视频,双层卷帘窗帘安装视频

首页 > 家居 > 作者:YD1662022-11-24 12:31:36

宁夏爱鸟周宣传启动赠书仪式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世界第二大咸水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鸟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主要节点,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称为我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空气加湿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青海湖鸟岛是我国成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亦称《拉姆萨尔公约》)缔约国后首批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

青海湖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动物区系组成以典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成份为主体,已查明鸟类225种、兽类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二级保护动物36种,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38种。青海湖是国际水鸟迁徙的重要节点和青藏高原水鸟重要的越冬地,水鸟种类95种,占青藏高原水鸟种类的70%,约占全国水鸟种类的33%。

据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海通过开展湿地修复、实施重要湿地评价、出台湿地保护制度等措施,初步建立湿地用途管控机制,初步建立官方和民间力量合力保护高原湿地的合作机制。

“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和组织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吸引公众通过亲历湿地保护、自然体验、自然学习和自然教育,感受湿地滋润生命,让公众成为湿地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守护者。”该负责人说。

目前,在青海批准试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有19处,湿地公园保护面积达到32.51万公顷,其中10处已通过国家验收,涉及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等多个区域。青海湿地面积居中国首位,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

卷帘窗帘的安装视频,双层卷帘窗帘安装视频(5)

色林错

1月12日,湖南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故道大港段,发现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种群共140只。这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大黑鹳种群,目前全世界仅存约2000只,国内不足1000只。

与此同时,“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近来成群结队频现三湘四水。它们一起越冬跨年,悠哉乐哉,构成湖南湿地的一道道跨年盛景。

据介绍,湖南省组织9支调查队,分赴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横岭湖等区域,开展环洞庭湖区越冬水鸟初期调查。共调查到越冬水鸟7目12科47种203970只,其中东洞庭湖越冬水鸟数量占总数的60%,西洞庭湖占8%,南洞庭湖占23%,横岭湖占9%。调查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种11357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分别为黑鹳、白鹤、白枕鹤、青头潜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种,分别为白琵鹭、小天鹅、灰鹤、白额雁、小白额雁、鸿雁、白腰杓鹬等。

“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为候鸟越冬提供了优越环境。”岳阳市林业局局长王保林说,目前,岳阳市湿地保护率达77.28%,远超全国平均保护水平。为了保障候鸟越冬安全,岳阳市构建起联防共管、群防群控体系。在环洞庭湖区域建立管理站6个、巡护监测点12个,实现“空天地”一体化视频监控;在市内建立候鸟保护点10个,支持民间爱鸟人士建立民间护鸟营2个。

一处湿地一片天,一声鸟鸣一腔情。“我省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和夯实基础、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三个阶段。”湖南省湿地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说,2005年《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颁布,2010年起,湖南湿地保护率、湿地保护修复相继纳入省政府‘湘林杯’对市州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并开始写进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制定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湖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的目标和举措;省委省政府把退耕还林还湿作为“湘江保护一号工程”重要内容,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湿地保护管理中多头管理、执法困难等问题。

随着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临澧道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验收,正式被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这样,由3处国际重要湿地、5处国家重要湿地、57处省级重要湿地、70处国家湿地公园、8处省级湿地公园等组成的全省湿地保护网络已经形成,湿地保护率达75.77%,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名列全国第一。2018年常德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全球仅18个城市获此殊荣。洞庭湖越冬候鸟达28.8万只,创近10年之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自1998年随长江洪水进入洞庭湖之后,已自然繁育到210多头,成为全球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

湖南省林业局党组*、局长胡长清说: “下一步,我们将以林长制考核为指挥棒,全面落实湿地保护法,充分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区的先进经验,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修复成效,加快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到2025年底我省湿地面积进一步增长、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的目标,把湖南建设成为全域美丽大花园,让三湘父老共享更加丰润的生态盛宴”。

卷帘窗帘的安装视频,双层卷帘窗帘安装视频(6)

黑颈鹤 郑远见 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68.55亿元,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补偿鸟类损失农作物面积超过100万公顷。通过项目的实施,恢复了一批退化湿地,改善了退化湿地生态状况,完善了湿地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强化了基层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能力,调动了各地开展湿地保护的积极性,为地方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提供了示范。

截至2021年底,全国湿地面积总量保持稳定,重要湿地状况持续改善,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指定国际重要湿地64处,认定国家重点湿地29处、省级重要湿地1001处,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602处、国家湿地公园899处。湿地已日渐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我国湿地保护修复工作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

履约30年 我国湿地保护工作成就显著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北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目前有172个缔约国。

《湿地公约》的宗旨是通过地方和国家行动及国际合作,推动所有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公约内涵由最初专注水禽栖息地和迁徙水鸟的保护,逐步演变为湿地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公约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缔约方大会、常委会、科技委员会等为主的管理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其中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公约主要以指定国际重要湿地等方式,推动各缔约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政府带领社会各界,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经历了摸清家底和夯实基础、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3个阶段,随着2022年6月1日《湿地保护法》施行,将迈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是政策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备。2021年我国出台了《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先后出台了湿地保护法规规章。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和实施方案,确立了湿地保护管理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二是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22年1月,中国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湿地保护进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三是工程规划体系日益完善。2003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陆续实施了3个五年期实施规划,中央政府累计投入198亿元,实施了4100多个工程项目,《全国湿地保护“十四五”实施规划》即将发布实施,带动地方共同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四是调查监测体系初步形成。国土三调正式将湿地列为一级地类,各地建立了湿地调查监测野外台站、实时监控和信息管理平台并在逐步纳入国家林草感知系统,通过高新技术实现监测监管一体化。五是生态功能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年度监测的63处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湿地总面积同口径相比有所增长,大部分湿地补给水量稳中有升,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有所提高。六是对外履约不断深化。中国作为《湿地公约》常委会成员和科技委员会主席,深度参与公约事务和国际规则制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卷帘窗帘的安装视频,双层卷帘窗帘安装视频(7)

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 李继明 摄

9月27日,参加《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系列宣传活动之“驻华外交官看湿地”活动的来自新西兰、纳米比亚等14个国家的外交官,来到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实地考察野鸭湖湿地生态修复示范项目,了解中国湿地保护成效、经验做法。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是由官厅水库延庆辖区及环湖海拔479m以下淹没区及滩涂、河流、库塘、沼泽组成的自然-人工复合型湿地,是北京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也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路线的中转驿站。每年的迁徙季节,有众多的鸟类在此停歇,其中雁、鸭的种类和数量最多,野鸭湖由此而得名。野鸭湖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到目前已经记录到鸟类30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3种),植物472种,高等植物456种,其中野大豆、绶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还有上百种的昆虫与鱼类。

卷帘窗帘的安装视频,双层卷帘窗帘安装视频(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