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晚年结局,刘禹锡的名言名句大全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19 19:34:37

元和十四年,刘禹锡因母丧离开连州,不久他便听到了柳宗元病故于柳州的消息。十数年的贬谪未让他动容一分,挚友离去却让他泪如雨下。刘禹锡说: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功名利禄都是过眼浮华,唯有柳宗元的离去,让他久久难以释怀。

一贬再贬,半世漂泊,亲朋离去,孑然一身。刘禹锡,这一回你总该认输了吧?

没有!我刘禹锡从来都不会认输。纵然一身孤勇无人相伴,也要遗世独立、永不同流。

刘禹锡晚年结局,刘禹锡的名言名句大全(13)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冬,那个害自己两度被贬的唐宪宗已经死了,晚年沉迷礼佛的唐宪宗重新把续命成功的大唐又作死了,藩镇势力再度在各地抬头,朝野之间也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死循环。

这一年,50岁的刘禹锡调任夔州刺史,他继续干着十年前自己在朗州做的事情——为当地百姓谱写民谣曲子,于是有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而到了唐敬宗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又被调任和州刺史,在政敌授意下,刘禹锡一次又一次地搬家。从临江的城南,搬到靠河的城北,在搬到只能容下一张床的城中小屋。刘禹锡也从“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写到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最后写到了中学生必背的《陋室铭》。

刘禹锡晚年结局,刘禹锡的名言名句大全(14)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你想折磨我,让我服,别的没有,落魄的刘禹锡有一身的铮铮铁骨,无所畏惧。

时间会带走一切,那些曾经的政敌们在与刘禹锡的长久对抗中老朽故去,而气力仿佛永远使不完的刘禹锡却仍然精力充沛地在任职之地大搞文教事业。

终于阔别23年之后,已经55岁的刘禹锡于宝历二年(826年)奉诏回京,而今的庙堂上已经没有多少故人了,那些宵小之辈已经故去,连皇帝都换了好几轮,可刘禹锡还是刘禹锡。流水的昏君奸臣,铁打的刘禹锡,纵然世事沧海横流,胸膛里已经流淌了23年的热血,也从未凉过半分。

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刘禹锡故地重游玄都观,玄都观中如今哪里还有桃树,只剩满目菜花盛开。沉吟片刻,隔了12年的时间,刘禹锡为那首害自己被贬连州的《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写了结尾——《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晚年结局,刘禹锡的名言名句大全(15)

人事早已凋零,刘禹锡却真像个“精力老而不竭”的战士,昂着他那孤傲的头,挺着他那佝偻的背,踩着他那孤独的背影,一步又一步按照自己的方式,在日益黑暗的官场里点起自己微弱的灯光。

刘禹锡真的不懂吗?他不懂这些官场的尔虞我诈,不懂同流合污保全自身?其实他什么都懂,可是他偏要装不懂。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这样的刺头是不能留在京城的,此后十数年间,老迈的刘禹锡先后出任苏州、汝州、同州,每到一地都尽心竭力,燃起自己老朽的身躯,成为末日大唐的星点微光。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已经七十岁的刘禹锡回到洛阳,在人生的最后光景里,他与白居易比邻而居,两人饮酒对诗,每日觥筹交错,与往来贤达交游,度过了最后一段惬意的时光。

刘禹锡晚年结局,刘禹锡的名言名句大全(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