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缺钠最严重的后果,补钠最好三种食物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5 06:20:24

来源:【中国科普网】

人体缺钠最严重的后果,补钠最好三种食物(1)

7月18日,浙江宁波,北仑区白峰街道外峙岛上,盐工们正顶着烈日收盐。(视觉中国供图)

进入三伏天,总有人感到头昏乏力胃口差,做啥都无精打采;也有人感到特别虚弱,下床就站不稳,去医院检查,除了血压低,也没发现什么问题。这是咋回事儿呢?营养专家告诉你,如果没什么疾病,这就要考虑一种可能性:身体缺盐了!

别小瞧盐的力量

盐是氯化钠,钠和氯都是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尤其钠,对神经和肌肉的紧张性有着重要贡献,对维持体液的渗透压也是必需的。没有足够的盐,肌肉紧张度下降,人就没力量。神经紧张度下降,人就无精打采。体液渗透压太低,身体就无法维持水分。没有足够的氯呢,胃酸产生不足,胃蛋白酶无法达到最大活力,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三伏天气候炎热,出汗会损失大量的盐。如果真的出汗量大,含盐食品摄入又偏低,的确会导致肌肉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下降、恶心头痛、脉搏细弱等症状,甚至发生低血钠昏迷。

在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中,盐都是一种需要政府控制的重要战略物资。不过我国盐资源丰富,海盐、湖盐、岩盐、井盐市场供应极为充足,人们做菜加盐几乎是随心所欲。所以,如今经常出现的不是缺盐问题,而是吃盐过量的问题,故而健康专家一致提倡减盐生活。

按《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的数据,我国对钠制定的成年人预防慢性疾病的建议量是5克盐(2000毫克钠),适宜量是3.5克盐(1400毫克钠)。各国营养专家从未提倡完全不吃盐。

过度减盐就是“灾”

健康专家为何担心吃盐多?因为现在有商家为让食品口味足、吸引人,加上防腐抑菌的需要,熟食、零食中的钠含量高得可怕,把人们的口味变重了。我国的钠摄入量平均值换算成食盐已接近10克,北方地区超过12克。

健康界号召的“三减三健”中包括减盐行动,就是希望人们把日常过高的盐摄入量降下来。适当降低吃盐的量,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胃癌、骨质疏松、肾结石等疾病的风险。

降低到多少呢?对大部分人来说,努力目标就是那个为预防慢性疾病设定的建议值,即每天5克盐。不过这个5克盐的前提是,环境温度适宜,没有大量出汗。

有趣的是,冬天冷出汗少,多数人口味反倒重,吃盐太多,容易造成血压上升;夏天热,出汗损失的盐多,却偏偏懒得做菜,经常用瓜果、饮料、甜食凑合一餐,使盐摄入量较低,从而出现缺钠现象。比如吃半个西瓜摄入大量钾,却不吃盐摄入钠,那么钾钠比值就会上升,有利于血压的下降。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对血压偏低人士来说,可能就会因为血压过低,脑供血不足,造成头晕乏力,站起来的时候眼前发黑等情况。有些更年期女性,天气不热时都经常大量出汗,衣服都能湿透,还热衷于减肥,常常水果代餐不吃饭菜,夏天就更容易出现缺钠现象。

也有些中老年人,因为医生要求限盐,回家就加码执行,做菜长期不放盐,结果出现低血钠昏迷。如果不是查电解质,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实际上,虽然每天5克盐有利于防病的证据很充分,但并不需要继续再往下降。有研究表明,低于每天3克盐,乃至低到0.5克盐的饮食,并不会给预防心血管疾病带来好处,甚至还有些负面结果的报告。

天热要适当给身体补盐

气候炎热,出汗多,钠损失大,必须要每天吃咸味食物,只吃水果、喝菜汁是不行的。如果出汗多,摄入量还必须增加。汗液中的钠浓度平均为2.5克/升,在炎热环境下中等强度劳动4小时,可丢失盐7―12克。所以高温作业人员和暑期坚持户外训练的运动员,都需要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液体,比如加盐的绿豆汤、加盐的绿茶、电解质饮料等,因为他们的出汗量都很大。

每餐喝些咸味的蔬菜汤会很有帮助,它既能补水,又能补钾,还能补钠;如果带点酸或带点辣,就更开胃了。比如番茄鸡蛋汤、鸡汤煮冬瓜、青菜丝豆花汤、疙瘩汤、酸辣汤之类的汤都很适合夏天喝。这里必须提醒一下:只要是咸/鲜味调味品,都是含钠的。包括酱油、黄酱、大酱、甜面酱、豆豉、虾酱、蚝油、腐乳、鸡精、味精、市售各种调味酱等,都可以起到补盐的作用。

总之,盐吃得太多会成为慢毒,盐吃得太少也会致病。身体出汗多就多吃点,出汗少就少吃点。千万不要陷入“要么拼命吃随便吃,要么一口都不吃”的极端行为误区当中!

(作者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注册营养师、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健康系副教授)

本文来自【中国科普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