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裹脚的最佳方法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5 07:55:15

好了,说完了关于缠足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来看一下缠足究竟起源于何时?

在这里,大君先为大家说一个小故事:

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匕首,并用长布把匕首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匕首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女子们为了不被选进宫中受苦遭罪,同时为了纪念吴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便盛行起来。

裹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裹脚的最佳方法(5)

好,故事讲完了,可是大君很遗憾的告诉您,这并不是缠足的真正起源,我们也就当做一个娱乐来看一下。其实真正的缠足始于北宋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但那时候缠足的还只是极少数,到了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1125年),缠足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人数也不多,真正多数女人缠足是在南宋的中后期,据说也是受到了理学的影响。

到了明代,缠足大肆盛行,尤其是到了明朝末期,缠足已经是一种社会风尚了,当然也不是所有女性都缠足,不缠足的也是大有人在,当时缠足比较盛行的当属四川了,据说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悲惨的小故事:

据说明末的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就十分的喜欢小脚,而且他觉得小脚煮熟了以后味道特别的像猪蹄儿,在他攻入四川之后,曾下令将所能见到女人的小脚全部砍下来,带回军营,以至于军营中出现了一座"金莲峰"。都说张献忠残暴异常,由此可见一斑。

裹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裹脚的最佳方法(6)

后来清军入关,十分看不惯汉族女人缠足,于是下了一道禁止缠足的命令,可是由于汉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社会风气,最终没能实施下去。因此,在民间有了清军入关,"男降女不降"的说法,所谓的男降,指的是清军实行剃发令,所有汉族男子都剪了头发,留起了辫子,而汉族的女子却没有因为禁止缠足令而降服。

到了清末,广大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了缠足的弊端与危害,纷纷提倡放足得自由,到了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通敕全国"劝禁缠足",后来经过"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缠足慢慢的不再盛行,到了新中国成立,缠足的陋习才被彻底禁绝。

裹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裹脚的最佳方法(7)

关于缠足的发展历程,大君就为大家简单说到这里了,还有最后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那就是既然缠足有这么多的危害,女子们要承受这么大的痛苦,为什么依然有这么多人甘愿缠足,甚至屡禁不绝呢?这就不得不分析一下缠足的原因了。

关于缠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有利于把妇女禁锢在闺阁之中,对她们的活动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以符合"三从四德"的礼教,从而达到按男子的*独占其贞操的目的。

也就是说,是古时候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认为女人就是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把脚弄残疾了,行动不便,就不要出去瞎逛荡了,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就行了。实在是可恨,男人们想一下,如果让你们把自己的腿打断,你们干吗?

2、 古人审美的需要。关于这一点,是大君最无法理解的,这样就美吗?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文人墨客都这么喜欢小脚,就连我们熟知的辛弃疾、苏轼都是大赞小脚之美,我就很好奇,他们的词写得这么美,审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还有国学大师辜鸿铭,就是一个典型的恋小足癖。对于此,大君只能感叹"真是审美不同,不相为谋啊"!

裹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裹脚的最佳方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