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高嘌呤食物,高尿酸和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人应该完全避免;中嘌呤食物,痛风缓解期可适当选用;低嘌呤食物,可以放心食用。
2.低热量饮食
体质指数(BMI)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10%~30%的肥胖病患者都伴有高尿酸。所以想要预防高尿酸,除了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外,还须控制每天进食食物的总热量,减轻体重,才能降低尿酸水平。
3.低糖、低脂饮食
高尿酸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和减少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高糖、高脂饮食会使血液粘稠度升高,加重肾脏过滤负担,同时还会刺激大量嘌呤代谢酶的活跃度,使内源性嘌呤升高,产生更多的尿酸。所以高血脂、高血糖也是高尿酸的危险因素,三者可互相影响。同时高糖高脂食物进食过多,会引起肥胖,也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果糖的摄入可增高血尿酸水平和痛风的发生风险。这里的果糖摄入包括来自新鲜水果、果汁、水果干、含糖软饮料、蜂蜜的摄入途径。果糖是一种单糖,它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
特别说明一下,果糖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是蔗糖。果糖的总摄入量=果糖 1/2蔗糖摄入量(因为葡萄糖和果糖结合成蔗糖,反过来,蔗糖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所以,应限制含较多果糖和蔗糖的食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食物配料表里的一种甜味剂果葡糖浆,它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称为“果葡糖浆”。
建议摄入含果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 青梅、椰子水、李子、橄榄、酸枣、黑加仑、猕猴桃。
4.低蛋白食物
研究发现,进食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质(豆类及豆制品),有助于降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风险。相反,吃太多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会增加高尿酸及痛风的发生几率,特别是海鲜类,风险最高。
需要提醒的是,豆类及豆制品再好,也不要贪多哦!毕竟,它还是中嘌呤食物,集中大量进食的情况下,依然会让你集中摄入一定量的嘌呤。
5.低盐饮食
高尿酸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限制吃盐量及咸菜、腌制品等高钠食品。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如果平时钠的含量已经达到阈值,再多吃味精,显然会增高钠的摄入量。
6.多吃蔬菜
进食大量的蔬菜可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大多蔬菜热量低、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助于肥胖控制。蔬菜里的钾离子和维生素C都可以促进尿酸排泄。建议吃足量的新鲜蔬菜,每日应达到500g或更多。要注意的是,菠菜等含草酸较高的蔬菜易与血液中的钙形成草酸钙,可能引起结石,痛风患者应少吃。
7.多吃碱性食物
多吃碱性食物可以使尿液呈碱性,碱性环境有利于肾脏排酸。实际上,在痛风的临床治疗中也经常要吃苏打片,促进尿酸的排泄。夏天用玉米须和玉米苞叶煮水后饮用,降尿酸效果最好。在煮稀饭时也可放点碱,增加其碱性。平时,不妨随身带一点苏打饼干,每次应酬后吃一点,以降低尿酸。
8.多喝水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排尿自然就多,尿都没有,尿酸哪有出路。多喝水能促进尿酸排出体外,普通人每天应摄入 1500~2000ml 的水分(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而患者在服药期间更需要增加饮水量,每天应饮用2000ml以上的纯水(不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每日饮水量要保证尿量在1500ml以上,相当于两瓶矿泉水。
为防止夜间尿浓缩,特别是在吃了海鲜、肉类或饮酒后,最好能在睡前或半夜喝点水,喝完水起个夜,就能把多余的尿酸排出去。伴有肾结石者最好能达到3000毫升,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异常者要根据病情限制水的摄入量。
9.少喝酸奶
酸奶因含乳酸较多,可大量减少尿酸的排泄,使得体内尿酸池含量逐渐升高,当达到饱和量时,尿酸结晶就可沉积在关节、软骨、肾脏等组织脏器。
10.避免各种酒类
戒酒很关键,痛风面前没有“好酒”,所有的酒类都会诱发痛风。狂喝猛饮“痛”你没商量!
酒类对尿酸的影响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嘌呤含量的高低,一方面是酒精浓度的大小,酒精浓度起主要作用。按嘌呤含量大小排序,陈年黄酒高于啤酒,而啤酒高于白酒,白酒又高于葡萄酒。
酒又有蒸馏酒与非蒸馏酒的区别,蒸馏酒如白酒的嘌呤含量相对比较低,非蒸馏酒如米酒的嘌呤含量相对比较高,米酒的嘌呤含量高于白酒。
嘌呤含量高且酒精浓度大的酒最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最不能喝。嘌呤多自然产生的尿酸多,而酒精在体内会转变成乳酸,乳酸会抑制尿酸在肾脏的排泄。酒精还会促进嘌呤吸收,即便红葡萄酒和白酒中没有嘌呤,跟其他含嘌呤的肉类一起食用也会加重痛风。啤酒中含二氧化碳,其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降低pH值,引起尿酸排出受阻。如果非要喝酒,可以喝一点红葡萄酒和低度白酒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