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常的门诊日,来了一位发烧的男性青年。
1 初诊,发现颈部肿块他是每天接诊的患者里面,极其普通的一个。
在我们的病历记载中,通常会写道:男性,24岁,因“发热7天”入院。
七天前,患者在没有明确受凉等诱因的情况下,突然感觉冷,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发热。
像这个季节的其他流感或感冒患者一样,患者感觉发热的同时,有头疼、头晕、全身酸痛、疲乏无力……
一开始,并没有其他的不舒服,患者认为是感冒了,于是去买了点药吃。
服药以后,患者的体温能够退下来,但过了大概六七个小时,又开始怕冷、发热,体温一次比一次高,最高体温达到了40.2℃。
患者在省城一家火锅店打工,是个传菜生。
病情没有好转,患者没有很好的经济能力,就去了一家小一点的医院。那里的医生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了,医生只好先查个血常规,看看严不严重。
血常规结果很快出来了,提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医生又建议患者住院,患者说还是回家看病吧。
背起行囊,患者回到了家乡,来到了龙医生所在的医院。
患者看上去瘦瘦小小,一脸的疲惫,面色有些晦暗。第一眼,龙医生发现,患者的颈部左右两侧有些不对称,右侧似乎有些肿胀。
我指着肿的地方,问他:这个地方肿胀过吗?
他说:前几天肿的更大,现在已经小很多了。
我用手触摸了一下,考虑淋巴结肿大,大约2.0 cm × 3.0 cm。
咽部有些充血,口腔黏膜没看到明显的溃疡和疱疹,一般首先考虑的EB病毒感染的迹象不太确定。患者一开始有些咽部干燥,并没有明显的咽痛。
患者有一个陪同的家人,我让家人先出去一下。
2 初筛,待复查询问患者的有些隐私,有时家人也需要避开的。
家属出去后,我对他说:高度怀疑一种疾病的可能,得配合我的问诊。
他说:会说实话的。
你的性取向如何?我问了一个略显尴尬的问题。
他说:他喜欢男的,有一些男朋友,也有过一些这方面的行为,偶尔不戴套。
……
凭着临床医生的直觉,以及看过这么多这种病的经验,我觉得,对于这个男孩来说,首先要排除的就是……
“我要给你查一下HIV。”我说
“什么?”听到这句话,他先是一愣,似乎没有明白过来。
我轻声地重复了一起遍:要查一下艾滋病抗 体。
“好吧。”他说。
上午抽血做检查,不久,我先行在电脑上看到了他的结果。
给他查的是一个传染病项目,也叫术前检查或或者叫输血前检查,包括检查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等4种病。
很遗憾,传染病项目的检测报告里面,没有看到艾滋病检测的结果。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待复查!
通常,艾滋病的诊断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是初筛检测,第二是在疾控中心做艾滋病确证试验。
初筛的结果,如果发现是阳性,有的医院并不会直接出报告单,或者在给出的报告单上,提示为“待复查”。
也就是说,我的推测是正确的,患者很可能就是艾滋病,待复查的结果八九不离十就是HIV感染。
患者同时还有梅毒,“淋艾梅”,性病“黄金组合”三缺一,患者否认有过淋病的症状。
3 症状,艾滋病急性期艾滋病急性期,通常是指感染HIV后6个月的时间段内,其中可能有症状的时期,多半是在急性感染的早期。
急性期HIV感染的表现,一般发生在高危性行为或其他危险行为后2~4周内,持续3~14天,出现的是类似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艾滋病感染的急性期,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皮疹、肌肉疼痛、关节疼痛、腹泻、体重减轻,以及头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