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雨蝶是北京的一位小学教师。
她的儿子在一所高中读高一。
儿子的学校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邀请一些行业的从业者担任导师为高一的学生做指导报告。由学生自由选择导师。
雨蝶作为教师行业的代表,受邀请对这些高中的孩子进行人生学习指导。
让雨蝶老师意外的是,高一的几年班一共有500多个学生,选择未来师范做升学目标的只有24个学生。
雨蝶的儿子也选择了妈妈,他对妈妈的学历没有太大的信心——中师毕业。也怕妈妈为选她的学生太少而伤心。
对于如何介绍自己的职业生涯,雨蝶老师也有一些担心,如何给学生们讲述自己当年没有参加一模二模中考直接报考中等师范的人生经历呢?有谁能够理解自己当年初中毕业考中师那一段“辉煌”历程呢?
二、
现在,最热门的考试要算公务员招录考试了。最火的岗位有几千人去竞争,只为考一个稳定的工作。
公务员考试有一个门槛,起码要大学专科毕业,而在二十多年前,有一个热门的考试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相似,竞争亦相当激烈,考上就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成为“国家干部”,那就是“初中毕业考中师”。
70年代末,国家为了解决中小学师资短缺问题,决定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优秀的学生入读中等师范学校,学习三年后,以国家干部的身份分配到各地中小学教学一线。
因为成为中师生完成了从“农民到干部”的身份转变,成就了学子们跳出“龙门”的梦想,成为全体初中毕业生首选。大家争相报考中师学校,实现人生提升。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这一政策开始实施,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有统计说,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
这些优秀的中师生毕业后,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成就中国教育,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三、
上世纪80、90年代,对于选拔初中毕业生入读中等师范学校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则。
张良老师曾经是一名中师生,对90年代初自己从初中考入师范学校的经历记忆犹新:
那时,全省共有44所师范学校,向张良老师所在县招生的师范学校只有一所,位于邻县 。每年分给该县100多名招生指标。
县教育主管部门(教委)对初中毕业生报考师范这样规定:只有初三年级的应届毕业生能够报考中师,在初中留级或者参加过中考的学生不能报考。
张良初中毕业那年,他所在的学校还对有资格报名师范的学生进行了预选考试。
校长和会计到外地找学校老师出了一套考试试卷,然后对全校欲报名中师的学生进行考试,考完之后,校长和会计又神秘的消失了一个多周,到外地将试卷评好,回到学校公布成绩,宣布只的前十名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中师学校。
当时,初三毕业生愿意报考师范的有100多人,只让10个学生报考师范,许多学生不愿意,到县教委去投诉,说一是考试成绩不公正,二是前十名入选的学生有五六个学生不是应届生,没有报名资格。
最后,学校只能将那次预选取消,允许所有应届毕业学生报考中师。
那一年,张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师范学校。全校一共考上3个学生。毕业后,他们都回到了这所乡村学校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