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相齐翻译,吾当幸之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4 16:51:14

子贡,也叫端木赐,比孔子小31岁。子贡的聪明才智真是不一般。他听老师讲课,悟性高,反应快,孔子称赞他能举一反三。他跑去做生意总能赚大钱,最后成了孔门弟子中的首富。他投身政治活动口才特别好,但是也通达出使列国,总能得到各国国君的尊敬。换成今天的场景,子贡既是著名学者,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有人说,像子贡这样的人就是难得的通才,放在哪个领域都能做出成就来。

那我们要问,子贡何以有这样的智慧呢?君子的智慧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先从三个维度从商、从政、从学来感受子贡的智慧。

我们先来讲从商,关于子贡从商的故事。《史记》是这么记载的: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侍于魏。废黜育才于曹鹿之间。意思是说子贡从孔子那里结束了学业之后,就回到魏国去做官了。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商业洞察,在曹国、鲁国之间做起了生意,看准行情进行买卖,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凭借着这些财富,子贡出使各大诸侯国都能有庞大的车队、丰厚的礼物和诸侯王公们来往,诸侯王都很尊敬他,跟他分庭抗礼。也就是说,诸侯都认为子贡的身份与自己这个国君相等,就在庭院中,用平等的礼节与他相见。 可见子贡在诸侯国受到的尊重。

《荀子》里有记载,说子贡事敝人。也就是子贡出身并不好,他是白手起家,发家致富的,他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影响到后世,至今还被民间所推崇。说不定哪天走进一家门店,你还能看到墙上挂着四个字“端木遗风”。这就是人们在怀念子贡诚信经商的致富之道啦!

子贡经商厉害,从政也毫不逊色。比如在我们上周五讲到困于陈蔡的故事里,孔子和弟子们被陈国和蔡国围困在野外,断粮了整整七天,最后就是子贡靠着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从楚国搬来了救兵,才解决了这一场重大危机。

《史记》里还记载了子贡初时的一个精彩故事。那个时候,齐国要发兵攻打鲁国。孔子对弟子们说:国家受困,你们谁能挺身而出?子路、子章等弟子立即请求出使。孔子心里有些疑虑,直到子贡请求出使,孔子才答应了,孔子知道子贡一定可以办好这件事。果然,子贡先后出使了齐国、吴国、越国、晋国四个诸侯国。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因势利导,引导掌权者做出符合鲁国利益的决策。比如,我们都熟悉“吴越之战“,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抓住时机一举灭吴的故事。背后就是由子贡的推动,勾践才抓住了合适的出兵时机,灭了吴国。

纵观子贡这一次出使,太史公司马迁给了一个极高的评价: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诸五国各有变。就是说,子贡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纵横天下的大手笔啊,不仅保全了鲁国,更搅动了天下风云,影响了未来整整十年的国际格局。所以,子贡不止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有着非同凡响的政治智慧,以及对人性、人心的深刻洞察。

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子贡假如有心,凭借他的才智与谋略,所成就的功绩可以远远超过后世的苏秦和张仪。但是,子贡却没有选择成为苏秦、张仪那样的谋士,他的志向在哪里呢?

这就要讲到子贡在从商从政之外的第三个维度:重学。子贡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比如《论语》里记载了很多子贡问政、问友、问仁、问礼、问君子等等的师生问答,都是含义深刻的对话。越是向老师请教,子贡就越觉得老师的智慧深不可测。

曾经鲁国有一个大夫评价说:子贡贤于仲尼。是说子贡可比他老师厉害多了!子贡听了这话马上就说:品质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假如打个比方,我就像一个院子围墙,直到肩膀那么高,人家站在外面一望就看见了里面的一切。而我的老师是万仞之高的宫墙,我们是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那位大夫说我比老师还要好,是因为我太浅薄了,他们一眼就看穿了。认识我容易,认识老师则难,也难怪他们会这样说了。

子贡为什么如此尊敬老师呢?是因为他在老师那里看到了在别人身上看不到的大智慧,得到了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更深沉的教诲。正是老师的教诲,让他超越了普通的聪明才辩,开始体悟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什么是君子的智慧。

《吕氏春秋》里记载了一个子贡赎人的故事。讲的是子贡存在别的诸侯国花钱赎回了一个鲁国人。那时候,楚国人经常被掠夺到他国做奴隶,国家鼓励鲁国人为他们赎身。按照规定,国库要把这笔赎金还给子贡,但子贡拒绝了,他觉得做好事不需要回报。结果孔子知道了反倒把他批评了一顿:子贡,你不要国家的钱为自己赢得了美名,但违背了君子真正的仁义。因为以后做好事的人如果接受了报酬,就会被国人嘲笑。只怪他们为什么不像子贡那样分文不输?如此一来,以后大家对落难的同胞就会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也没人做好事了。这就是夫子的智慧,子贡惭愧地低下了头。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为自己赢得了美名,而夫子心中装下的是百姓,是整个的社会风气。

还有一次子贡问老师: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有哪一句话可以让我终身奉行吗?孔子回答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说大概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我们知道,孔子对于弟子都是因材施教。比如对于子路,孔子总会教导他三思而后行,而对于子贡,孔子送给他这样一个“恕”字。

《中庸》有言:忠恕违道不远。所谓忠是因为感恩,所以奉献;所谓恕,是因为仁爱,所以宽容。所以,孔子是在语重心长地叮嘱子贡要有一颗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啊!

想一想,拥有聪明才智的人往往占据着社会上最优质的资源,也因此容易恃才傲物。倘若心中有一个恕字,有一颗仁爱之心,那么才能常给他人留出路,聪明才智才不会像锋利的剑一样伤人,而是变成泥土,变成雨水,变成滋养万物的养分,用这份气会托起他人。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有一句话:才能属天赐,不得据为己有。他说才能是老天爷偶尔授于自己的,如果将其视作私有财产而独享恩惠,就违背了老天爷的意志。我应该将自己的才能贡献给员工、客户和社会。

是的,一个恕字,一份利益他人的仁爱之心,才是君子的智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