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一起读中外名著③)
伟大的史诗
——读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巴布
没有人会否认,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有人认为它是托尔斯泰最伟大的小说,甚至是世界最伟大的小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我们时代宏伟的史诗,现代的《伊利亚特》。”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说,“倘若要我指出一本小说,可以给它贴上‘古今伟大的著作’这样标签的话,那我首先要推《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上的三个里程碑。近200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量累计超过5亿册,真正是大师中的大师。
《战争与和平》中文译本很多,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郭沫若的译本,后又有董秋斯、刘辽逸、草婴、周煜山、张捷、娄自良等译本,从译文水平、出版质量、版式设计等综合因素看,笔者认为以高植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刘辽逸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草婴翻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个版本为最佳。笔者主要读的就是高植和草婴译本,这两个版本应该说不相上下。高植译本中文功底老到,只是有些人名、地名不太符合现代习惯,现代读者读起来可能会感到有些拗口。
草婴,原名盛俊峰,俄罗斯文学翻译家,1923年出生于浙江镇海,早年参与俄罗斯及苏联文艺翻译工作,后来致力于翻译托尔斯泰作品,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翻译工作。草婴译本质量上乘,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的版本字号偏大,版式舒朗。同时,这个版本还配印有珍贵的巴金珍藏的俄文版精美插图,真正是图文并茂。
一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长篇巨著中,《战争与和平》完成得最早,也最为出色。毛姆在《读书随笔》中对它推崇备至,他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是巴尔扎克,但伟大的小说却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不仅过去从未有人写过这样的小说,我想后也不会再有人写得出来。人们称它为史诗是理所当然的。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小说比它更配上‘史诗’一词。”
《战争与和平》确实配得上“史诗”一词,按黑格尔在《美学》中的论述:“战争中的冲突提供了最适宜的史诗情境,因为在战争中整个民族都被动员起来,在集体情况中经历着一种新鲜的激情和活动,因为在这里的动因是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
《战争与和平》以法俄战争为中心事件,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祖霍夫四大家族为中心,反映了19世纪初到20年代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是一部时空跨度大、事件纷繁、人物众多、气势磅礴的伟大史诗。
小说切入很快,一开始就切入中心事件,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法俄之间处于战争前夜。一开始,小说的主要人物就在皇后女官兼宠臣安娜·巴芙洛夫娜的家宴上逐次出场。首先到来的是宫廷高官华西里公爵及其漂亮女儿海伦,接着,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祖霍夫的私生子、高大健壮的年轻人皮埃尔,退职老将军包尔康斯基的长子、英俊刚毅的青年安德烈也先后来到。
宴会后,安德烈随库图佐夫将军出国与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皮埃尔回到莫斯科,继承了别祖霍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一夜之间成为莫斯科有名的富翁和社交界明星,并在华西里挖空心思的安排下,成为海伦的丈夫、华西里的女婿。可他们并不幸福,婚后的海伦依旧生活放荡,皮埃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陶洛霍夫之间的暧昧关系并与之决斗,随后与妻子分居,陷入了善与恶、生与死的困扰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皮埃尔加入了共济会,受到宽宏大量哲学的影响,又接回了妻子。
安德烈在俄奥联军对法军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受伤,先是被法军俘虏,后又被遗弃,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得到康复。愈后的安德烈直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丽莎在分娩中死去。安德烈倍感孤独与绝望,觉得人生无意义,决定终老领地。
1807年6月,俄法言和,战争结束了,和平开始了。1809年春天,安德烈因贵族会之事去拜访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深深吸引,二人定下婚约。但由于父亲强烈反对,安德烈只好与娜塔莎约以一年为期,然后出国。但是,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经不起海伦的哥哥阿纳托里的诱惑,与之私奔,毁掉了她与安德烈的婚约。
1812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俄军节节败退,安德烈也在战斗中身受重伤。娜塔莎在安置于自己家中的众多伤兵中发现了将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热忱看护他,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安德烈终因伤重不治去世。
在莫斯科陷落后,皮埃尔化装成农夫,伺机刺*拿破仑,被法军逮捕成为俘虏。海伦于战火中继续放荡,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最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回到莫斯科的皮埃尔巧遇他一直深爱又难以表达的娜塔莎,两人结为夫妇。安德烈的妹妹玛莉亚也历经周折,与娜塔莎之兄尼古拉结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就是《战争与和平》一书的故事梗概。
二
要读完《战争与和平》这部上百万言的巨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人要么望而生畏不敢阅读,要么难以卒读半途而废。读完了要评价这部名著也非易事,即使写一部专著恐怕也难尽其美。笔者在这里只能概其要,谈谈它的三大特点。
第一,小说描写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内容。
小说以对拿破仑的战事为起始,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再现了多个政治、社会、生活、战争场景,涉及国家和私人生活的多种领域,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宗教学等丰富内容。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连结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广阔的典型环境。作者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广博的艺术容量。
作者描写的对象既有上层社会、王室贵族的聚会场合,浮华淫逸,虚伪造作,也有社会底层士兵、农奴朝不保夕、衣食堪忧的困窘生活;既有彼得堡、莫斯科等中心城市中王宫、贵族官邸的奢华描写,也有风景如画的乡村景色、宁静自然的乡村田园的描写。
第二,小说塑造了性格鲜明、特征典型的人物形象。
与传统史诗通常以塑造某个英雄人物为中心的写法不同,《战争与和平》描写了各个阶层的多个人物,或者说,小说是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人公。
《战争与和平》虽然以法俄战争为中心事件,但战争双方的主要人物法国皇帝拿破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这些显赫人物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小说中的拿破仑和一个普通的士兵没有多大区别,虽然勇敢,但不是一个天才,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历史工具”。即便是打败了拿破仑的库图佐夫,也只是一个洞察了战争规律及顺从天意的消极旁观者。
小说真正的主角是安德烈•包尔康斯基、皮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等人。这批年轻人生活互相交错,并和那些重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交织在一起,在惨痛的经历中形成了他们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因此,茅盾在《世界文学名著讲话》中称“《战争与和平》是十九世纪初十年的一些俄国贵族青年的艺术的传记,描写了整整‘一代新人’的生长与发展的。”所以,不能把《战争与和平》简单归结为一部战争小说或历史小说。
安德烈是包尔康斯基公爵家的公子,他出身贵族,保留了传自父亲的坚贞、忠诚、勇敢的贵族古风。在小说的开端,他几乎拥有上帝能够眷顾的一切:财富、家世、容貌、智慧。然而,这一切都不能使他满意,他脸上总是充满倦怠和不耐烦的表情。他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身处的阶层和环境。他看到了贵族阶层的碌碌无为、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他内心不想像这些人一样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有更高的追求,希望在社会、国家民族事务中建功立业。
战争并没有给安德烈带来荣耀,但战争却给予了他精神洗礼。他两次参与战争,两次身受重伤。第一次受伤后躺在草地上,看着头顶广袤无垠的天空,感到宇宙的庄严、永恒、伟大,顿悟人生的渺小,霎时觉得过去追求的功名及心目中的伟人拿破仑等都微不足道。
妻子难产去世,安德烈意志一度消沉。与娜塔莎的交往,先是唤起了他生命的热力,最后由于娜塔莎的背叛又遭到破灭,于是他又第二次上战场。他再次受伤,这一次他已难逃死神之手,尽管爱包围着他,娜塔莎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安德烈终因伤重不治去世。
小说写安德烈之死的场景非常令人震撼。他是主动要死的!他是厌倦到要死的!他已没有生存的愿望!他懒懒地躺在病床上,儿子、爱人、家庭、荣耀、责任,终就无法挽留他。此时,他的事业、他的爱情与梦想四处飞散,无力挽留,无力阻止,死亡最终战胜了所有的激情与热爱,用小说的话就是“死战胜了爱”。
皮埃尔和安德烈是好友,两人无话不谈,每每于精神困顿之中互相影响,并取得思想上的进步与超越。他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现有制度抱批判否定态度,并随着他们思想性格的发展,这些批判性越来越尖锐、深刻;二是不看重自己的贵族地位,不安于自己豪华富有的生活,却认真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与安德烈相比,皮埃尔更偏重于内心道德的追求,是一个内心充满痛苦和思考的人,先是因为私生子出生被人瞧不起,后又因继承遗产成为富翁后被人追逐算计。他与海伦的婚姻完全是被人觊觎他财富的生硬结合,加之海伦生性放荡,他们之间不可能有什么幸福。
遇见了共济会后,他意识到人人都需要爱心,人人都需要帮助,他在自己的庄园建医院、学校,做了他认为应该做的很多事情。然而,天真的他受到管家的忽悠,他看到的一切都只是形式。在成为俘虏的四个星期中,皮埃尔获得了以前追求过而没有追求到的平静与满足,他历尽自己和他人的生死存亡,见惯了人间生离死别,他顿悟人生,性格不断转变,思想不断升华。
从俘虏营回到莫斯科,皮埃尔不再像过去那样向远处的生活询问,他学会在平凡生活中看见伟大的、永恒的和无限的东西。他对娜塔莎的感情由轻视、反感,到同情、怜悯、爱恋,最后终于结合。他告别了过去奢侈、挥霍无度的生活,过上了平静平淡的普通人的生活。
娜塔莎的外貌不是最美的,但托尔斯泰把她描绘得最有气质、最优雅、最可爱、最动人,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娜塔莎,每个读者都会喜欢她的美,喜欢她那眼波流转间所流露出的快乐笑意,喜欢她那一颦一笑间所展现出的快活神情。她天生具备真、善、美的基因,在托尔斯泰的心目中,她是生命和幸福的化身,“她像一个天使、精灵,给人以乐观和力量,让人没理由认为人生是苦难的、社会是无望的。”安德烈认为她是一个“诗趣盎然、充满生气而又迷人的姑娘”。
然而,天使也并不是完美的,正因为娜塔莎太纯洁太善良,才会有瑕疵,才会让人有机可乘。她单纯、轻信、真诚,向世人敞开心扉,又爱慕虚荣,不甘寂寞,干出了私奔的蠢事,伤害了安德烈高尚诚挚的感情。托尔斯泰对娜塔莎私奔情节的描写非常成功,它既充分展示了娜塔莎的复杂性格,又使小说的情节起伏跌宕。
在小说的结尾,娜塔莎成了热爱并且忠实于皮埃尔的妻子,成了邋邋遢遢、不事修饰、埋头家务和孩子的母亲。许多人不能接受作者对娜塔莎最后的这个形象塑造。认为这虽然在现实中是可能的,但在艺术上却是一种不能容忍的自然主义,是一种破坏和谐的夸张、一种过火的描写。但也有人指出,这正是娜塔莎那样的妇女在当时所处条件下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就是到回到家庭,参加丈夫的事业并自己教育孩子。也有人认为,托尔斯泰不喜欢那种“聪明的女人”,他是有意识地和那种妇女解放的号召相对抗。
第三,小说提供了博大精深、富有哲理的历史军事知识。
本书先后讲述几场战役,都十分精妙地把握了战场的宏大场面,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更是有自己的深刻看法。托尔斯泰认为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事情,拿破仑对俄国的远征及他的失败都是历史的必然。但作者并不否认个人对于历史事件发生所起的关键作用,比如拿破仑、亚历山大、库图佐夫在事件中所起作用。托尔斯泰对战争发生的因素、决定胜败的原因的分析也独居特色,尤其是他对于几次具体战役的详尽分析,更显示出作者在文学家之外非凡的军事眼光。
这显然与托尔斯泰自身经历有关,一个没有真实经历的作家,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1851年,托尔斯泰前往高加索当兵,1854年参与俄罗斯与土耳其的战争,同年,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正是这些切身经历,才使他能够如此巧妙恰当、不失真实地写出几场著名的战役。
三
托尔斯泰既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哲学家,后者也使不少人认为他的小说有时显得议论太多,说教味太重,甚至为此放弃阅读。但笔者以为,这些议论和说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深刻洞见,这些内容有的是托翁自言,有的是借小说人物之口说出,它们与小说密不可分,也是托尔斯泰小说的特色和亮点,如谓予不信,以下举例说明。
他对“生命和科学”的议论:“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
“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 。”
他说到各国人的“自信”:“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国人才是这种人,因为只有德国人的自信是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就是绝对真理的虚假知识。法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体上,对于男人对于女人,是同样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国人自信,是根据他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国家的人民,因此他,作为英国人,总是知道他所应做的事,并且知道,作为英国人,他所做的一切,无疑他是对的。意大利人自信,因为他是冲动的,并且容易忘记他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正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因为他不相信,他能够充分了解任何事情。德国人的自信,是最坏的,最固执的,最令人讨厌的,因为他以为他自己知道真理、科学,这种科学是他自己发明的,但在他自己看来是绝对的真理。”
他也讲到“爱”:“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我现在也体验到了那幸福的心情。爱邻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有着各种表现的上帝。爱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是爱敌人,只能用神圣的爱。因此当我觉得我爱那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样的快乐。他的情形怎么样了?他还活着吗?”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基督徒的爱,对于别人的爱,对于仇敌的爱,比起一个青年的美丽的眼睛在像您这样诗意的多情的少女心中所能引起的情感,更有价值,更甜蜜,更美丽。”
作为一部写战争的小说,当然也要说到“战争”,他认为:“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
在小说第三卷第二部第28章,作者有一段对对战争的长篇议论:“我们每一个人即使不比拿破仑更伟大,也决不比他渺小。这些人互相残*,并不是遵照拿破仑的意志,而是根据几十万参加共同战斗的人的意志。只有拿破仑一个人认为,一切都是由他的意志决定的。所有最出色的经过深思熟虑的部署和命令,如果执行的结果没有取得战斗胜利,军事专家就会煞有介事地加以批评,认为这些部署和命令很糟。所有最糟糕的部署和命令,如果执行的结果打了胜仗,态度严肃的作者就会连篇累牍地指出它们的优点而大加赞扬。”
托尔斯泰显然对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厚爱有加,多次对他进行评价:“好的统帅不但不需要天才或任何特殊品质,他所需要的,是缺少人类最高尚、最好的品质——爱,诗,亲切,哲学的、探究性的怀疑。他应该是克制的,坚决地相信他所做的是很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是一个勇敢的统帅。上帝不许他有人性,不许他爱什么人、同情什么人,想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库图佐夫知道,决定胜负的不是总司令的命令,不是军队所处的位置,不是大炮的数量和*人的数目,而是一种叫做士气的不可捉摸的力量。他留意这种力量并加以引导。”
“他懂得,苹果青,不要摘。苹果熟,自然落。采摘青苹果,糟蹋苹果又伤树,还要酸掉你的牙。他积六十年的经验知道这些传闻有多大价值,知道有些人别有用意,他们总是收集一些消息来证实他们的愿望,这样,他们往往忽视相反的消息。”
在对法战争中和胜利后,作为实际上拯救俄罗斯的英雄,库图佐夫却饱受争议、责备和批评,托尔斯泰深感不平,对他寄予深刻同情。他说:“这种命运不是那些不为俄国学者所承认的伟人的命运,而那些领悟并服从天意的孤独而稀有人才的命运。这些人由于领悟天意而受到俗众的憎恨和蔑视。……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活动始终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同全体人民意志更一致更高尚的目标。我们更难在历史上找到一个人物,能像库图佐夫那样全力以赴而终于达到了既定目标。”
他给予库图佐夫高度评价:“他根本不谈自己的事,从不装腔作势,永远是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说着最普通最平凡的话。”“但就是这个说话随便的人,在全部活动中,从没有说过一句不符合他作战的唯一目标的话。”“他不愿穷追溃败的法军,更不愿与之进行战斗。他不愿拿一个俄国人去换十个法国人。”“这个谦虚朴实因而真正伟大的人物,不属于历史所虚构的那种统治人民的欧洲英雄。”
笔者以为,这些极富哲理的内容,既与小说人物、情节、故事浑然一体,又可独立出来自成体系。
四
作为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小说的语言也很简洁、精练、优美,充满智慧,给人以阅读的享受。这里略举数例:
“华西里公爵讲一口典雅的法语,用的是在社交界阅历丰富、在朝廷里地位显要的人所特有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温和语气。他像一条上足发条的时钟,习惯成自然地说着自己也不想叫人相信的话。”
“客人出于礼貌,个个向这个谁也不认识、谁也不感兴趣、谁也不需要的姑妈(安娜·舍勒的姑妈)问好。凡是来到老太婆面前的人,为了顾全礼貌,都表现得从容不迫,但离开的时候,都如释重负,好像履行了一项沉重的义务,而且一晚上再也不到她眼前去了。”
“海伦公爵小姐脸上挂着微笑站起来,那是一种绝色美人永远不变的笑容。她从给她让路的男人中间穿过,昂着头不看任何人,但向大家微笑,仿佛慷慨地让每个人欣赏她那优美的身材、丰满的肩膀和时髦的大袒胸和光脊背,让整个舞厅增加光辉。”
“宋尼雅是个娇小玲珑的黑发姑娘,眼神温柔,睫毛很长。她举止稳重,四肢柔软,待人接物机灵而持重,好像一只美丽的小猫,将来准会变成一只迷人的母猫。”
“华西里公爵走到皮埃尔面前,握住他的手,把它往下拉,仿佛要试试这只手长得结实不结实。华西里公爵脸上那副神气表示,他知道该怎么办,谁不了解他,谁就倒霉。”
“海伦傲然一笑,仿佛表示,她不容许有人见了她而不着迷。”
“不好看的不是衣服,而是公爵小姐(玛丽雅)的脸和整个身材,但布莉恩小姐和小公爵夫人没感觉到这一点。她们忘记了,丑陋的相貌和难看的身材是无法改变的。”
“尼古拉一进来,她(玛丽雅)的脸色顿时变了样。好像一个精雕细描的灯笼,原先显得粗糙、黑暗和没有意义,一旦点亮,就成为一件动人的艺术品,玛丽雅公爵小姐的脸就突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多种文学及学术专著。图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图书《战争与和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