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 米开朗基罗,《诺亚醉酒》,湿壁画,1509年绘制,中间主画高170厘米,宽260厘米,现陈列于梵蒂冈西斯廷小礼拜堂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此希望提醒读者:米开朗基罗虽然是按照圣经中的时间顺序从东向西来讲述创世纪的事迹,但在他创作这一系列画作时,是从诺亚醉酒开始,从西向东,逆历史时间顺序而进行创作的。因此诺亚生平部分的画作绘制得相对有些拘谨,上帝创造人类部分可以说是绘制得优雅潇洒且又不失谨慎,到了上帝创作宇宙万物的部分,米开朗基罗可谓已入化境,其构图与笔触均是收放自如,尤其是最后绘制的小型画,上帝将光明从黑暗中分离,画家一天就完成了绘制,其笔触可谓狂放不羁(图13),如在西斯廷小礼拜堂内观看此画,任何人都会为其简洁豪放的构图与笔法感到震撼。
图13. 米开朗基罗,《上帝将光明从黑暗中分出》,湿壁画,1511年绘制,高180 厘米,宽260 厘米,现陈列于梵蒂冈西斯廷小礼拜堂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3.4. 西斯廷天顶中轴主画选介
在西斯廷天顶画的中轴上九幅描绘创世纪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就是《创造亚当》(图14),米开朗基罗在此描绘了《旧约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的情形,画的右边是被众天使环绕且拥托着飞翔在天空中的上帝,其形象动感十足且富于张力,他用地上的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后者正抬起头来看着创造了自己的上帝,其眼神如梦如幻且略带茫然,与上帝的自信与坚毅形成了强烈对比。初生的亚当英俊且充满活力,正等待上帝将灵魂注入自己的身体。画家延续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此表达了人类初生时刻所具有的纯真与高贵。亚当的身体造型可谓完美无瑕,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人类并将自己的灵魂通过手指传注给人类,这样人类就有了与上帝同样的形体与灵性。有趣的是,在圣经中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在西斯廷天顶画中米开朗基罗却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上帝的形象。
图14. 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湿壁画,约1510年绘制,高280厘米,宽570厘米,现陈列于梵蒂冈西斯廷小礼拜堂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值得指出的是,刚被创造出来的亚当侧卧在地向上帝伸出手去这一造型并非是米开朗基罗的创造,文艺复兴时代的前辈艺术家也曾有过类似的造型,例如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1378年-1455年)创作的青铜浮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类似的亚当形象(见图14a),但米开朗基罗将这一艺术造型推向了极致。
图14a. 吉贝尔蒂,创造亚当与夏娃(天堂之门局部),青铜鎏金浮雕,作于1425-1452年,高80厘米,宽80厘米,现陈列于佛罗伦萨主教堂博物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米开朗基罗在绘制创世纪时,正值文艺复兴高峰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挣扎与探索,人文主义思想冲破了中世纪的禁锢而得到长足发展,而以此为核心再加上建立在对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的理解上催生出来的绘画、雕塑与建筑则正在历史上的此刻超越了古代艺术,所有这一切给了当时的人类精英以巨大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憧憬。亚当身上集中了人类从上帝那里获得的力量与优雅,作为上帝之造物,人类与上帝同样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与创造力,作为万物的尺度,人类本身有着无限的力量,从而也可以无限接近上帝。
值得注意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米开朗基罗绘制的上帝和亚当的手指并未完全接触到,正当上帝将自己的手指完全伸开力图触摸亚当的手指时,亚当却将自己的手指垂了下来(图14b)。这是亚当的决定,他如果要想触摸到上帝的手指,他可以将自己的手指抬起。上帝会永远在那里将自己手指伸出,但亚当是否愿意碰触,其决定权在亚当,后者也可以在没有接触上帝的情况下度过一生。亚当最终是否愿意触碰上帝的手指,是他的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