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提到《后汉书·冯异传》中的那段话,正是光武帝刘秀表彰冯异在平定赤眉军时的表现时讲的,刘秀说:大破并平定赤眉军,将士们劳苦功高。
刚开始部队走到“回溪阪”,像大鹏鸟被人折断了翅膀一样,但是大家最终凭借着奋勇,终于能振翅高飞,在黾池这个地方重新取得胜利,这真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
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演变刘秀这段发言说得文绉绉的,短短三十来字,当中还用到了至少三个华丽丽的比喻。一是以大鹏折翅喻军队失利,二是以东隅喻日出,三是以桑榆喻日暮。
这难道真是一个正常人讲话的方式,而不是《后汉书》作者精心修饰的结果吗?对那段历史稍有一点熟悉的人都知道,刘秀虽然自称是刘邦的后代,但是他其实是一个“农民”出身。
史书上记载,刘秀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因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他们家传到他的父亲那一代的时候,就只是一个县令了。
按理说,在汉朝能当一个县令,也算是地方长官,所以他的出身并不差。最起码他的父亲应该能供得起他读书,然而他在刘秀9岁那一年就去世了。
然后刘秀就被叔父收养成了一个平民,他平时就喜欢种田,只是在种田的同时,还私自培养了一批死士。
新朝天凤年间(公元14-19年),也就是刘秀9岁至16岁时,他曾经到长安进入太学学习,但是他最终也达到“略通”《尚书》的水平。
不过刘秀在长安结识了邓禹、朱估,这二人后来都成了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可见刘秀到长安之后,并没有把心思完全放在文化学习上。
然后是地皇三年(公元22年),17岁的刘秀就起兵夺天下了,所以他事实上是没有什么机会上学的。
刘秀在起兵前后,曾经在农村生活过几年,所以他在表彰冯异在战场上“转败为胜”时,自然会想到一些自己在民间听到的谚语。而他听到的这个谚语,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后汉书》在引用刘秀发言的时候,给这个成语又单独加了一层引号,说明这句话也不是刘秀原创。
然而这个成语在《后汉书》之前的经典中,已经是找不到了,所以它只有可能是来自汉代的民间,也就是田家阡陌之间。
古代农民的识字率极低,平常讲话很难会用到华丽的修辞。而像“东边隐蔽的角落”,和“西边桑树、榆树的枝丫”这种地方,却是他们时常接触到的。
所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两句的意思,就是说在“在东边失去的东西,又在西边桑树和榆树的枝丫上找到了”。
但是这句话说出来就不那么精练,也少了些文采。后汉书的作者范晔生于南朝,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北朝时代的文人们是出了名的喜欢华丽文风,尤其看不惯粗鄙简陋的发言。
于是范晔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发现“桑榆”这个词在《淮南子》中就曾经被用来比喻日暮。显然是出于这个理由,范晔对刘秀的话进行了再加工,结果就造出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成语。
结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一句非常富有诗意的成语,同时“东隅”一词,也在古诗中有了日出的意象。
比如李白作《有所思》,第一句“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就是说仙人在大海东边日出的地方。北宋司马光的“朝阳升东隅,照此庭下桐”中的“东隅”,也是指东边日出的地方。
不过仍然有人取“东隅”的本义作诗,例如北宋梅尧臣的《永叔内翰见过》中第一句“我居城东隅,地僻车马少”,释道潜的“种瓜屋东隅,翠蔓已分布”。
当中的“东隅”仍然保持了《诗经》中“隅”字的本义,就是指角落、墙角。不过“桑榆”后来一直在古诗中带有日落的意象,还因此延伸出一个叫“桑榆晚景”的成语,指一个人的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