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读者的故事印象深刻。
他因为生病,辞职在家休养了一年多。现在病好了,却非常害怕重返职场。
但又不好当啃老族,所以着急找工作。
可行动上却一直在拖延。一会刷剧,一会干家务,总之就是不愿写简历,为此他非常焦虑。
李松蔚老师建议他,在接下来的一周,每天拿出不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写简历。
1小时后,不管写成啥样,立刻把它删掉,第二天重新开始。
这个建议看起来像个玩笑,写了就删,不是等于没有写嘛。求助者有些不理解,但还是老实照做了。
可没想到一周之后,他竟然拼凑出一份还不错的简历去找工作了。
为什么看似只有5%的改变,却有这么显著的效果呢?李松蔚老师把这个方法叫做“最小行动按钮”。
因为容易做,就容易做到。做到后,才能做得更多。就像滚雪球一样,从最初的一小点,越滚越大。
李松蔚老师坦言,自己很抗拒做些烦琐的事务性手续,如签合同、填表格等。一份表格往往被一拖再拖。甚至要过了截止日期,被三番五次催才会去办。
为了摆脱困扰,他的办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约快递上门取件。
相比填写那些繁琐的材料,叫快递可容易多了。一分钟都不用,就启动了这个“按钮”。
紧接着,快递小哥说1小时后上门。那就自己就必须在此之前准备好资料,拖延就不攻自破了。
最好的锻炼,不是从半马开始,而是每天做一个俯卧撑;
最好的学习,不是头悬梁,锥刺股,而是每天学一点点;
最好的改变,不是180°大转变,而是从无负担的5%改变开始。
很喜欢余世存的一句话:
“我们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焦虑不会消除明天的悲伤,它只会消耗我们今天的力量。与其焦虑,不如行动。
行动,才是对平庸生活的最好回击,才是治愈焦虑的良药,才是让改变发生的关键。
有人说,疫情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的参差。
疫情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心态。
我们会不自觉地就把所有的不努力、不顺心、不成功都归咎于疫情。
有个高三的学生曾找李松蔚老师求助:
“平时在学校,我可以精力十足地投入学习。但因为疫情,我在家什么都不想做。可我明明想考一所好的学校,该怎么办呢?”
李老师的建议是:
每天晚上花3分钟,给自己一个总结仪式。
如果当天效率还不错,那么总结主题是:“我真棒。战胜了疫情的影响,离好学校又近了一步。”
如果效率不高,就说:“我真棒。但是因为疫情,让我离好学校更远了。”
一周后,学生反馈了他的学习情况:
第一天只学了2个小时,被妈妈批评了一顿,也因此吵了一架。后面几天,学习都不在状态,一页书都没看。
周四晚上躺在床上,突然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反问自己“真要因疫情离好学校越来越远了吗?就这样认怂了吗?”
不甘的他,爬起来看书,学习了5个半小时,才安心去睡。
有了掌控感后,学习竟渐入佳境,最终能从下午一直学到凌晨。
他不再抱怨疫情了,反而觉得居家挺好的,既能保障学习效果,还能睡懒觉。
正所谓,心态决定状态。心态好,生活没困扰;心态差,一直感受不到美好。
事实上,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内心,才能在多大程度上支配外部事物。
《内部掌控,外部影响》的作者瓦德瓦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一个学生,13岁得了一场重病,在医院里等待手术。
医生告诉了学生父亲,两个坏消息:
第一,你女儿的病情非常严重,原本一周后的手术必须要提前到今天晚上;
第二,医院出现了一个状况,没办法打麻醉,手术只能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
这样的消息,相信没哪个父亲能受得了。可父亲回到病房却说告诉女儿两个好消息:
一是,医生说今晚就可以做手术了,不用再等一个星期,你几天后就可以回家了。
二是,医生们一直在观察你,他们觉得你最勇敢,因此,做手术甚至不需要麻醉。
多年后,女孩才明白这番话背后的真相。可她早忘了当初是怎样经历那场手术的,只记得父亲说的两个好消息。
史蒂芬·柯维说:
“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痛苦也许不可避免,但要不要被它困住,其实,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