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课后习题教案,鸿门宴教学设计完整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7:09:59

第三课时

一、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二、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以“我看___”为题说一段话,评论项羽或刘邦形象。

[例文] 性格的祭奠(节选)

田诺

……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

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

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

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奈。

【示例】项羽既是胜利的勇士,又是失败的英雄;他胜得漂亮,死得悲壮;活得痛快舒展,死得慷慨豪爽。他既凶狠残暴,又善良不忍;既刚愎自用,又轻信多疑;既暴烈急躁又优柔寡断;英勇刚烈的山峦上开放着情意绵绵的花朵;豁达宽厚的海洋中荡漾着几道狭隘滞涩的涟漪。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是多种性格因素的统一,项羽无疑是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它将牢牢地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虽经千年的冲蚀、涤荡,依然历久不衰,魅力无穷。

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也可让学生课后归纳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同上 连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

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 统治

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

道芷阳间行 同上 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

项伯*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

2.判断下列加线的词语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3.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4.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5.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因

例句 出处 释义

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荐》 依靠、凭借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顺着、根据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乘机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梦溪笔谈•雁荡山》 因为、由于

因合纳斗盆 《促织》 于是、就

陈陈相因 成语 沿袭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原因、理由

②如

例句 出处 释义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如同、像

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 比、及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指南录〉后序》 到、往、去

万事如意 成语 顺、随

如其离违,宜别图之 《赤壁之战》 如果、假如

*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过秦论》 好象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子路、曾……侍坐》 或、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同上 至于

空空如也 成语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意

例句 出处 释义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促织》 意图、意愿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 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意态、神情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意料

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 《史记•张仪列传》 怀疑、猜疑

④举

例句 出处 释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举起、抬起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 《屈原》 提出、举出

举兵伐徐,逐灭之 《韩非子•五蠧》 发起、发动

戌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攻下、占领

举贤任能 成语 推荐

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 《柳毅传》 科举考试

*人如不能举 《过秦论》 全、尽

举世无双 成语 全部、整个

⑤谢

例句 出处 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道歉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孔雀东南飞》 推辞、谢绝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 辞别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汉书•张安世传》 感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告诉、劝告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 《芙蕖》 凋落、衰亡

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1.总结反思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本文叙述了刘邦、项羽两支起义军分路联合攻打秦朝,刘邦先入关破咸阳后同项羽展开的一场政治斗争。故事结构完整,曲折生动,由曹无伤密报项羽始,以刘邦立诛曹无伤终,首尾照应,紧凑自然。情节三起三落,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2.拓展延伸

〖类文荐读一〗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东欲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译文】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身亡了。

【阅读建议】项羽的霸气,项羽的高傲,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性,与其屈天下,不如惊天动地刎于乌江,让天地为之动容!无疑,在楚汉争霸中项羽是一大输家,但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更何况是如此一位叱咤风云 、英武盖世、宁折不弯的雄主,他是如此轰轰烈烈,他是如此气壮山河,死前也是如此大义凛然,司马迁曾赞叹项羽崛起于陇亩之中,三年亡秦,割裂天下,分封王候,政由已出,霸业不兴,自古未尝有之。

〖类文荐读二〗

阅读《大风歌》与《垓下歌》,试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分析两首诗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阅读建议】刘诗显得慷慨激昂,得胜回乡的刘邦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战绩辉煌的时候没有忘记“居安思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现了他对勇士的渴求。刘邦的这种善于冷静地分析形势的性格特点是他成功的基础。相反,项羽这首诗充满了一种绝望的气氛,显得十分悲壮。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项羽的自命不凡,在四面楚歌,末日来临的时候,他仍认为这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正是他的刚愎自用的个性导致了他的失败。对虞姬的哭诉,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英雄泪”的场面,项羽到了如此地步,依然迷恋儿女之情,这是他的可悲之处,又是他的可爱之处。项羽身上有很多可悲而又值得同情甚至可爱的地方,所以他虽然失败了,人们仍视他为英雄。

资料链接

项羽之后世评价

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对项羽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关的许多事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一人身上发生这么多的成语故事,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 。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刘邦,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刘邦。刘邦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刘邦借机脱离险境。

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刘邦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此外,还有“坐不安席”、“秋毫无犯”、“不拘小节”、“暗渡陈仓”等成语与项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豪气干云的诗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西楚霸王项羽所唱的一首颂歌。但无论这诗句包含了多少对项羽的崇拜和敬仰,历史却终于将这一代枭雄、一方霸主定位为一位悲剧英雄。然而,这决不是我眼中的项羽,而理由主要有两个:

首先,不可否认,项羽最终走上了死亡的不归路,但正如李清照诗中所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他一生叱咤风云,不曾受过半点屈辱,也从不委曲求全;即使是死亡,也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若生不能成为“人杰”,那么不如成为“鬼雄”。永远只做人上人,又有什么不好呢?何悲之有?

其次,他的自高自大并非毫无理由,他仅凭自己的实力闯天下,能以勇猛善战,显赫一时,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最终成为一代枭雄,雄踞一方。他在战场上睁目叱敌,使敌将“目不敢视、手不能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史记*项羽本纪》);他大败汉军,追逼得刘邦三番五次抛弃儿女而逃窜……而这一切,都足以成为他骄傲的资本,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一味批判他的性格弱点呢?

项羽也许的确莽撞了些,刚愎了些,但在我眼中,他只是一个坦率、单纯、刚强、自信的青年。项羽自*时,刘邦已经是五十六岁了,于是那个素朴的的青年败了,而老于世故的刘邦取得了天下——历史犹如一枚硬币,正面是帝王,反面是贼寇,属于项羽的那枚硬币,在落地的瞬间被命运的手指不经意的拨弄,于是翻了个身,于是刘邦成为了汉高祖,项羽却只留下了一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轩昂, 灭强秦兮在疆场。

时不利兮乌江上, 乌骓鸣兮空悲伤

注: 按史,项羽至垓下,与汉战不胜,入於壁,汉兵围之数重。韩信使军中皆作楚歌之声,项羽夜闻,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夜起饮帐中,悲歌忼慨,欲与虞姬相别。自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虞姬和之。因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而虞姬因取剑自刎。於是羽乘骏马,麾下壮士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平明,汉军觉而追之,於是重瞳无光,兵散势去,至於乌江毕矣

谈《鸿门宴》的人物描写及其他

张郁朋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里的一段,选在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它细致地描绘了楚汉相争双方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一个紧张场面,生动地表现了项羽、刘邦两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提示对于本文的内容和人物性格曾加以分析并有所论列。我这里对于提示的论点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并就正于读者。

凡是读过史记这篇文章的人都感到印象深刻,仿佛这两千多年前历史上的一幕栩栩如生地映现在我们眼前,历久不忘。司马迁能把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举止、语言,甚至心理,一一逼真地勾画出来。他笔下的项羽、刘邦两个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从鲜明的对比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政治斗争的前途和历史发展的趋向。

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他自视很高,自信心很强,个人英雄主义非常突出。他性情豪爽、直率,但暴躁易怒,目光短浅,不善用人。而刘邦则深沉精明,机智权变,能够忍辱负重,并善于吸取众人的智慧。这些性格在鸿门宴里表现得非常鲜明,使我们能看出楚汉相争刘胜项败的结果。现在为了便于说明鸿门宴的人物描写,首先把鸿门宴的故事内容作一个分析。

在项刘鸿门会宴以前,刘邦虽然用了谋士张良的计策,应楚怀王的约,先入关中,但势力微小。而项羽呢,引兵救赵,解巨鹿之围;击溃了秦军主力,章邯全军投降,诸侯震恐;号称“诸侯上将军”,拥有大军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当时项强刘弱,双方实力悬殊。按照形势,刘邦当然不能不向项羽低头。项羽得了曹无伤的密报,准备“击破沛公军”,范增也主张“急击勿失”。这时刘邦亲身前来项王军中谢罪,正如大鸟自投罗网,但结果安然脱身,范增一筹莫展;甚至樊哙闯入军门,直言冲撞,也没有惹出什么麻烦来。项羽为什么不*刘邦呢?课本提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项羽对*死沛公这件事有所顾忌。沛公懂得当时人民的希望,他首先入关,和人民约法三章,纪律相当严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不像项羽那样一味蛮干,所以群众对他颇有好感。这样,项羽自然就不敢贸然*他了。”这个解释是不符合当时事实的。而且一面说项羽“一味蛮干”,而对于*沛公一事又说他不敢贸然,有所顾忌,这在理论本身上就存在着矛盾。我以为刘项成败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人心向背”上面。刘邦懂得夺取天下首要在收拾人心。因而入关以后,秋毫无犯,与父老约法三章,除秦苛暴,严明军纪,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争取民众。项羽却不然,迷信自己的武力,正如提示所说的“一味蛮干”。他在鸿门宴前,固然目无群众,一意孤行;在鸿门宴后,更是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例如他入了关,“屠咸阳,*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减,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当时他是没有什么顾忌的。曹无伤密报说刘邦欲王关中,项羽立时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可见项羽要*死刘邦是算不了什么一回事的。

可是他后来又为什么不*刘邦呢?

在这里,我们先要研究刘项二人的主要矛盾。毫无疑问,他们之间的主要矛盾是“谁王关中”的问题,也就是争夺天下霸权,谁取得胜利的问题。项羽大怒,要出兵攻刘,正是因为根据曹无伤的情报,沛公有争霸天下的意图。但后来由于刘邦一面托项伯在事前疏通,说明他没有称王的野心,一面又亲自到军中谢罪,低声下气,表明心迹,使项羽相信刘邦不但不是他政治上的敌人,并且相反地,是“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的有功之人,那又何必*他呢?这样,刘邦对项羽这种表面恭顺靠拢的政策完全取得了成功。项羽高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轻视这个亭长出身的刘邦。就兵力方面说,刘邦远非项羽对手。如果项羽意识到刘邦是他政治上的劲敌,将来会夺取他的天下,那么,项羽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即使刘邦从鸿门宴逃了回去,还军霸上,项羽仍然能够派遣大军“击破沛公军”的。刘邦回到汉中巴蜀,用张良的计策,烧了栈道,明白表示没有问鼎中原的意思,这就使项羽更放心。然后他整军经武,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

项羽出身贵族,世为楚将,他刚愎自用,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十分浓厚。这样一个人是不能容许有人跟他争夺霸权的。可是只要对他低声下气,俯首帖耳,他就非常放心,没有疑虑。而刘邦正是一个机智权变,能够隐忍的人物。项羽不能理解刘邦的为人,刘邦却能掌握项羽的性格。刘邦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对项羽又能卑躬屈膝,使项羽觉得他是一个恭顺懦弱,志气卑下,没有政治野心的人,和自己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因而放松戒备。

所以项羽不*刘邦,是因为刘邦的举措消释了项羽的疑忌,不是项羽因刘邦深得民心而有所顾忌。

现在我们看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鸿门宴》里怎样描写两个历史人物:

张良把项羽要出兵来攻的消息告诉刘邦,刘邦说:“君安与项伯有故?”首先了解项伯和张良的关系,知道张良对项伯有活命之恩,交谊很深,而项伯是项羽的季父,在项羽面前有讲话的资格,于是马上决定在政治上抓住项伯,要通过项伯的人事关系来向项羽进行联络和疏通。于是对张良说:“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等到项伯入见,便立时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这是他的拉拢联络的手腕。他对项伯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他抓住了彼此矛盾的要点,着重说明自己没有称王的野心,“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指出“遣将守关”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同时又“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说明他正是为项羽效力的人。这一番话是最能打动项羽的心,消释项羽的疑虑的。后来他一见项羽,又立即谢罪,先讲述过去二人怎样“戮力攻秦”,怎样合作,然后说到“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说明自己无意争先入关;最后提到“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指出有人从中挑拨,离间感情。完全从彼此的关系上,从感情上说话,这对项羽是有说服力与诱惑力的。项伯的事前疏通和刘邦谢罪的话,搔着了项羽胸中的痒处,打开了他心头的结,是使他回心转意、幡然改计的一个主要契机。所以在会宴中尽管范增举所佩玉再三示意,而项羽默然不应。这表示着项羽和范增对沛公的看法已有了根本的歧异。范增对刘邦不肯放手,授意项庄籍舞剑*刘邦。刘邦这时虽然得到项伯的“以身翼蔽”和樊哙的卫护,但感到威胁依然存在,形势未脱险境。他考虑过后,就一面“起如厕”,一面“招樊哙出”,共同商量对策。像这些地方,都能表现出刘邦的机警善于应变的个性。从刘邦来谢,带了白璧玉斗,要献给项羽和范增,从樊哙一见张良就问“今日之事何如”,都可以看出刘邦的来是有相当准备的。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吸取众人智慧,在“鸿门宴”中也表现得很鲜明。樊哙听到张良说项庄舞剑的情形,立时说:“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一个忠于刘邦愿为舍生效死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便是刘邦平日善待部属得到部属忠诚拥戴的最好说明。他碰上问题,问张良说:“为之奈何?”“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对樊哙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这些话是不是表示他无主见,遇事犹豫不决呢?我认为这正是他善于用人能吸取众人智慧的一种表现。这显出他的领袖才能,和项羽的有一才智出众的范增而不能用,恰成鲜明的对照。刘邦获知曹无伤暗通消息,却不动声色,等回到霸上就“立诛*曹无伤”,拔除了自己内部倾外通敌的人,这样处事是严密的、彻底的。这跟项羽知道项伯私通刘邦而无所谓,又是一个鲜明的对照。

项羽豪爽、直率,……听到了刘邦几句恭顺的话,就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活现出一个直肠子汉子的口吻和神情。这样的话写下来,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个性。范增是他的得力助手,智虑周密,平日对他十分忠诚;项羽出身贵族,刚愎自用,不能采纳范增的主张。这跟刘邦的善于吸取众人的智慧,在性格上是有显著区别的。

樊哙闯入军门,“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对项羽侃侃而谈,一种刚强,勇猛、暴躁的莽汉形象写得须眉毕肖。樊哙这样对项羽倨傲不恭,为什么没有惹出麻烦来呢?课本提示认为“樊哙口中吐出来的一篇堂堂正正的言词”“在当时紧张的局面中是一个转折点:不仅使项羽无法回答,沛公得以脱逃,连项羽的计划也为之改变,项羽的主张也因而胜过范增。”编者的意思是说樊哙的言词堂堂正正,项羽理屈辞穷,因而扭转了局面,使项羽改变了计划。这个看法也有问题。

樊哙行动鲁莽,项羽对他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应,这是什么缘故呢?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项羽性格豪爽暴躁,樊哙行动勇猛莽撞,二人性格有若干共同之处。项羽自己是一员勇将,看见樊哙的雄伟英武,先自有一番欢喜:你看他连称“壮士”,并且“赐之卮酒”,“赐之彘肩”,正是一种赞美;而另一方面樊哙的言词又是前面刘邦两段自白的进一步说明,他重复陈述刘邦“待大王来”,刘邦是“劳苦而功高”的。这对项羽的消除疑虑是起了巩固作用的。同时措词的精神,依然是尊重项羽的霸权,申明刘邦没有异志,项羽不应“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这对项羽还是一种规谏的口吻,而不是敌对的言词。项羽不加怪罪,反而赐“坐”,正是这个道理。固然樊哙的一番堂堂正正的言词使项羽理屈辞穷,“未有以应”,但项羽不是因为这点才无可奈何地改变计划。实际上项羽听了项伯的话以后就幡然改计了。

从上面的简单的阐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描写人物的突出的优点。

现在再探讨一下其他的问题。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作者通过鸿门宴的故事写出楚汉相争刘胜项败的契机。鸿门宴前楚汉强弱悬殊,但由于双方领袖人物的性格、作风不同,在政治上的措施也不一样,因而他们间的发展趋向和势力消长便起了变化。这段故事恰能显示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政治前途(谁胜谁败)。

本篇的结构分三个段落,形成三个场面:(一)项刘会宴前的形势和双方的部署;(二)项刘会宴时的情况;(三)鸿门宴后沛公出走还军霸上的经过。文章一开头,叙述项羽得到曹无伤密报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决定出兵进攻沛公军。作者写道:“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只一句话就把双方的矛盾所在和项强刘弱的形势扼要地介绍出来了。很明确,也有力量。接下去又详细地写项伯夜告张良和沛公接见项伯会谈的情况,这是内幕情况的详细交代。没有这一段,会宴的叙述就很难着手,而且也不易使人明白。第二段是文章的主体,写出了在宴会中明争暗斗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非常细致、生动。写到刘邦的安然脱险,是尾声。最后一段写出了这次鸿门宴终了后三个人物不同的反应。——项羽接受了礼物,“置之坐上,”毫无惊异与不满之感;范增听到刘邦出走,却“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气破了肚皮,并且大发牢*,说“吾属今为之虏矣!”而刘邦呢,回到军中,“立诛*曹无伤”,清除了内患。这是“鸿门宴”的结果。写三个人物的不同反应,正深刻地表现了他们的不同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作者的语言是十分出色的,既洗练,又生动,描摹人物口吻行动,使读者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些形象化的描写,如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写出当时紧张状态,尤其是写樊哙:“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样的夸张的形容,我们读来觉得这个人物神采奕奕。作者刻画人物从外形直到内心活动,非常深刻,非常动人。至于行文的详略明暗,富于变化,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说了。《鸿门宴》中“东向坐”“参乘”两词的解释

洪成玉

“东向坐”和“参乘”,是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两个词语。弄清楚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有助于分析人物思想性格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东向坐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及宴饮时,一般不叙述座次,唯独在《鸿门宴》中详细地叙述了各人的座次排列:“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个司马迁为刻画项羽、刘邦的性格而描写的细节,由于古今礼仪习俗的变化,往往容易为人所忽略。

古代的礼节,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以向南的座位为尊。《汉书·五行志》:“其子王者,南面乡(同‘向’)明而治。”因此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以“南面”(即“面南”)来指代帝王。如“齐无南面之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意思是齐没有称帝之心。

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新序》卷一:“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请就上位东面’。”因为向东的座位是上位,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史记》中就屡有这样的记载。如《史记·田单列传》写“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齐将田单声言:“当有神人为我师。”想借此鼓舞士气。这时有一个士卒说了一声:“臣可以为师乎?”说完扭头便跑。田单马上把他请回来,让他“东乡(同‘向’)坐,师事之”。再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写韩信生俘广武君孝左车后,亲自“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以表示对广武君的敬佩。可见,在古代,向东的座位是上位。

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挠。”武安侯田虫分,自“以为汉相尊”,而“自坐东乡”,让其兄坐在次于东乡的南乡。《史记》认为这是失礼的行为,所以说他“由此滋骄”。

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项羽是贵族出身,对这一套当时盛行的礼节是完全懂得的。后来,当刘邦的力量日益强大,“还击项籍”时,项羽想争取新投刘邦的王陵,“取(王)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汉书·王陵传》)。

按照当时的礼节,项羽既然“留沛公与饮”,理所当然地应该请刘邦“东向坐”,以尽宾主之礼。可是他却一反常礼,自己“东向坐”,傲然居于尊位之上。这就如一幅画,十分形象地勾勒出项羽依仗军事优势而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同时也揭示出项羽政治上迟钝的弱点,他只是满足于对刘邦的一时凌辱,而没有认识到眼前忍气吞声的刘邦,正是将来与自己争夺天下的敌人。对比之下,刘邦却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危险的处境,他认识到“小不忍则乱大谋”,对项羽施加的种种凌辱,曲意随受,表现出一个有头脑的封建政治家的气度。《鸿门宴》是刘项在力量众寡悬殊的情况下的第一次政治较量。司马迁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暴露了项羽的弱点,并预示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必然趋势。

参乘

从课文《鸿门宴》看,随从刘邦赴宴的除张良外,还有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人。当“项庄拔剑起舞”,欲“击沛公于坐”,情况十分危急时,“张良至军门,见樊哙”,而不找别人;樊哙见事“甚急”,“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力气竟这么大;当樊哙撞入军营,“目视项王”,项羽知道他是刘邦的“参乘”以后,对樊哙的莽撞行为,不仅没有发怒,反而夸他为“壮士”。这些细节描写,都同“参乘”这个词语有关。

“参乘”,也写作“骖乘”。颜师古在《汉书·文帝纪》:“乃令宋昌骖乘”下注道:“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颜师古的注,讲清了“车右”和“骖乘”的共同含义,又讲明了两者的区别,即兵车上的叫“车右”,其余则曰骖乘。

古时候的马车是单猿的。参乘或车右,除在车的右边保持车的平衡,以防倾侧外,还担任警卫,以防不测的事情发生。《谷梁传·成公五年》:“使车右下而鞭之”下面注道:“凡车,将在左,御在中,有力之人在右,所以备非常”。樊哙是刘邦的参乘,负有保卫刘邦安全的责任,所以张良在情况危急时,立即出军门找樊哙,而没有找别人。

参乘或车右,因担负警卫工作,一般都由“有力之人”担任。《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韩非子·外储说下》:“少室周(人名)为襄主骖乘,至晋阳,有力士牛子耕与角力而不胜,周言于主曰:‘主之所以使臣骑(应为‘骖’)乘者,以臣多力也。今有多力于臣者,愿进之’”。《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出也,……多力而胼胁(‘胼胁’,指身强力壮)者为骖乘。”这些记载都说明参乘或车右,都必须由“有力之人”担任。因此,当樊哙想进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后盾以撞”,卫士立即倒在地上,这就不足为奇了。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盾一般是由皮革或木头做的。《释名·释兵》:“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而樊哙的盾却是铁制的。《史记·樊哙列传》:“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铁制的盾无疑要比皮或木制的重得多,这也说明樊哙确实是个“有力之人”。

参乘因担负警卫,负责保卫尊者的安全,与尊者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不离尊者的左右,因而也是尊者的亲信。《汉书·董贤传》就用“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来形容董贤与汉哀帝关系的密切。由于“鸿门宴”不是在关系对等的情况下举行的,所以“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史记·樊哙列传》)樊哙迫于形势,留在营外,但时刻关心营内的动静。因此,当樊哙闻事“甚急”,就不顾卫士的阻挡,怒气冲冲地撞入营内时,项羽开始很警惕“按剑而跽”,空气十分紧张。但听到张良说这是“沛公参乘樊哙”,觉得这是合乎他身份的举动,空气立即缓和下来,并且还邀樊哙入坐就饮。

刘邦所以能在“鸿门宴”脱险,樊哙起了很大的作用。《史记·樊哙列传》说,“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史记·高祖本纪》也特意提到樊哙在“鸿门宴”中的作用,说:“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很显然,樊哙之所以能起作用,也是同他的参乘身份分不开的。


鸿门宴课后习题教案,鸿门宴教学设计完整版(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