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周研质的旧照
投身教育,爷爷周研质接过了接力棒。读完高中后,爷爷回老家内黄县东庄学校做起了教书先生。
新中国成立前,很多家庭常常连温饱都成问题,上学更是很多孩子的奢望。作为在那个年代少数接受过教育的人,我的爷爷总是挨家挨户去劝说,劝说他们要送孩子来学习,来接受教育——他不忍心家乡的孩子终日与牛马相伴,他们需要知识来丰富头脑。
在简陋的茅草屋里,在烈阳下、在暴雨中,都无法阻挡爷爷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那段时光里,爷爷最幸福的事就是看见孩子们背着小布包蹦蹦跳跳来学堂,放学后开开心心回家去。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爷爷也明白,要想更好地做好教育,教育出更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打铁还需自身硬。于是,爷爷开始到平原师范学院(现河南师范大学)进修,毕业后便一直在濮阳县从事教育工作,始终站在他热爱的讲台上。
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爷爷的头发越来越白,但不变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1958年,爷爷获得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到了该好好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已经退休的爷爷,接受了学校的返聘,不拿一分钱,又继续工作十几年。他还是舍不得那三尺讲台。
在那个快速发展、倡导创新的时代,像祖父一样,一生坚守一个梦想,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人,在今天看来是那么的珍贵与难得。
平凡的工作,不平凡地坚守一生。我的姥姥杨爱梅也是这样。
1948年,姥姥从临颍师范学校毕业,就加入到家乡小学教师队伍中去。1957年,鹤壁市矿务局筹建,姥姥作为第一批教育工作者到鹤壁市工作,教学环境虽然产生变化,但对教育事业奉献的心从未变过。已经有了9年小学教学经验的她,在鹤壁不仅教出了一届又一届优异的学子,而且带出来一个又一个专业的教师。
姥姥“热衷于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热衷于一件事,做好一件事”,这是我对姥姥最深刻的印象。从记事起,每次随父母回姥姥家,从门缝中映入眼帘的场景就是姥姥在练字,或是在方格纸上,抑或是在小黑板上,偶尔几次看不到姥姥的身影,便知道她一定在矿务局机关小学(现鹤壁市山城区实验小学)备课或是批改作业。后来我询问姥姥为何每天练字,她很郑重地说道:“这是当好老师的基本功。”从小这句话就刻在我的记忆里了。
姥姥40多岁头发便已花白,为鹤壁市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到现在,提起当年教育上那个白头发老太太,鹤壁矿务系统6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我曾偷偷地学习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憧憬着自己当老师的样子
我的父亲周广修、母亲王玉是师范学校同学。当年(1966年),两人从安阳师范学校(现安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到淇县农村学校工作。1982年、1986年先后回鹤壁市,分别在鹤壁矿务局教育处和第四小学工作直至退休。
我小的时候,感觉父亲很辛苦,同时也很伟大。他在周围十里八乡都颇有影响:人人认识,个个竖大拇指。
谁家女娃因家庭负担重而父母又重男轻女,要让学习好的女娃退学时,父亲就一遍一遍去家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家长感动地说“对俺妮儿比俺当家长的还上心,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好老师”;谁家家长生病,农忙时父亲就号召班里的孩子一起去帮忙,将珍惜粮食、团结友爱的种子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谁家有红白喜事,他总是抽出空去帮忙写写东西,过年时更是支起架子免费为村民们写春联,乡亲们拿着春联喜气洋洋,笑语相传“学校老师给写的”……
在农村,在学校,父亲不仅教书育人,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周照鹏:父亲的教书生涯,深刻地影响了我
我的父母感情很好,事业上也志同道合、爱生如子。母亲在照顾好我和姐姐后,就拿起书备课了,半夜醒来还能看见她在灯下看书的身影。充满稚气的我很不理解地问母亲:“老师还需要读书吗?”母亲轻抚我的脸对我说:“是呀。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还要是一桶知识的活水呢!”
有时母亲会带她的学生回家吃饭,有时放学了还留下学习困难的学生义务给他们补课。她陪伴学生的时间都让我羡慕,现在还记得母亲哄我的话:“他是妈妈的学生,我不能让他掉队。”
当然,我也没少受“影响”。我4岁时,便经常跟着母亲去上课。那时候,母亲教一年级,我便跟着听一年级的课;5岁了,母亲教二年级,我跟着听二年级的课;6岁,母亲教三年级,我又跟着听三年级的课,并且还能跟上。后来,禁不住学校其他老师的撺掇,我干脆直接随班升了。同时,我还赶上小学最后一届的五年制,这样一来,我总是比同届的同学小个两三岁。
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母亲也经常和父亲念叨他们的学生,谁谁学习不好但是特别正直,可以让他当班长锻炼锻炼;谁谁画画好,培养培养,将来说不定能成为画家……在耳濡目染中,教科书中那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等理论都鲜活了起来。
斑驳的旧照片,诉说着这个家庭的教育往事
我深受父母影响,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上学时,对待曾经教过我的老师,我都非常尊敬,也曾偷偷学习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憧憬着自己当老师的样子。在我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父亲知道我从小就想当老师,他征求我是否报考师范的意见,我马上爽快地答应。
初出茅庐,我的人生目标就锁定在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上
初出茅庐,1991年,不到19岁的我走上讲台,走进鹤壁市矿务局的一所初中。
忐忑又自信,紧张又兴奋,一直梦想当老师的我,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不负家学传承,不负年轻的心。初中8年,我保持谦卑,甘守清贫,淡泊名利,提升能力……成长了许多,也挑战了许多:无数次的研课赛课,无数次的教学反思,无数次的挑战自我。而成绩就是对一个年轻人的最好回报:历年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均居全市前茅。
因工作成绩显著,1999年8月,我被选调到省重点中学——鹤壁市高级中学工作。即将30岁的我选择了从零开始。初中到高中:环境不同,教材不同,学生不同,一切的一切都是一次大挑战。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苦练教学基本功,并形成了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2004年,凭着《项脊轩志》一课,我荣获河南省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同年又荣获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并在当年被评为鹤壁市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