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家学传承,不负年轻的心
说到这儿,想说说我的爱人高凤霞——她比我还早两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我们俩也是师范同学。我们上师范那会儿,安阳师范学校已更名,因此,我们俩,加上我的父母,我们4个都是校友。
虽然是同学,但那时候比较传统,一直到1991年毕业后,我们才开始谈恋爱,1994年结的婚。也是在那一年,凤霞从安阳市二十中调入我们鹤壁,先在鹤壁市第四中学就职,后到鹤壁市淇滨中学任教。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她用心施教,悉心教导每一位学生,并在2002年获得市优秀教师称号。从教30年,她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她的信念从未动摇过。她说,做老师越久,就越能体会到教师身负的社会责任。这份责任激励着爱人矢志教育,也激励着我在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学校和政府也对我厚爱有加:32岁便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8年获鹤壁市首批市级名师称号;2009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称号;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2013年初夏,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中原名师”称号。
至今,我还记得,2013年7月16日,在一年一度的河南省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作为首批中原名师的代表,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做一个有思想、负责任的名师》的典型发言,其中谈道:“一个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几十年,一门课一讲就是一辈子,要在老讲台上站出新姿态,把老课程讲出新味道,就需要不断为自己注入源头活水。”“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人生,当一名教师是我的理想,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我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财富。”我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初为人师的教育起点上迈步,我的人生目标就锁定在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上。
周照鹏:我的教育人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
现在,虽然我已是教学副校长,但仍然没有脱离教学第一线,还和老师们一起进行着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
就像那句歌词,“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我坚守一生的梦想,唯教育二字。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张利军
摄影:教育时报记者 杨智斌
原载:《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