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课题:《落花生》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它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教学方法:
讲读 、合作、探究
教学思路:
我在讲这堂课时,把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亲话的含义,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全文思想感情。另外,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1)、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学生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获知,课堂上教师利用互联网搜索下载《落花生》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
(2)、课堂教学中,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重点从父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
(3)、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三点:一要保证学生个体进行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二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要对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认同。三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
(4)、“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5)、比喻手法所能体现的总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说:“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也是一样。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目的,不曲解课文的本意。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1.【百度图片】搜索“花生的生长过程”、【百度文库】搜索“落花生课件”和“落花生”(PPT选项)下载课件资源,制作成适合自己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2.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 根 胡 须 入 泥 土,
自 造 房 屋 自 安 家,
地 上 开 花 不 结 果,
地 下 结 果 不 开 花。
生:回答谜底。(花生)
2.导入课题
师:答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许地山)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解题
师: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2.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
(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谈花生)
3.小结
师:你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么简练就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真了不起!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指板书齐读)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生答略)
师: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花生,那么课文哪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生答略)
(二)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问题
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读懂什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指导朗读
师:“居然”,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生再读)
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哪!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惊喜之情来。(生再次尝试)
3.导入“谈花生”
师: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回来了。那就让咱们一起来到一家人谈花生的那个夜晚吧。
(三)学习“谈花生”部分
1.学习“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1)情境朗读
师:现在,咱们就是家庭成员了,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一会儿咱们分角色朗读好吗?
(2)分角色朗读
师:现在,老师就是父亲,姐姐是谁?哥哥呢?“我”呢?咱们一家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了花生。
师引……(分角色朗读)
(3)理解花生的好处
①从我们的这番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除了这些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好处?(从生活中了解到的)
花生可以调理我们的胃病,还可以补血,花生最不起眼的外壳还可以酿酒精等等。花生浑身是宝,好处可真多呀!
2.学习“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想一想
师:可是父亲说的和咱们说的——都不一样。怎么说的呢?自己读读父亲说的这番话,边读边想,看看你弄清楚了什么问题。
(2)画一画
师:在这段话里,父亲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还有花生,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默读这段话,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它们的生长特点。(画完的坐端正)
(3)读一读
师: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生长特点?(指名读)花生的呢?
父亲经过仔细观察生活,看到了花生的生长特点。能用你的朗读读出来吗?自己试一试。
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
通过他的朗读你知道……那你能不能把这种特点读出来?
谁来读花生的?通过你的读,我知道它把果实……
(4)比一比
师:它们有着各自的生长特点,咱们来亲眼看一看。(出示课件)
师:你看,桃子——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多么漂亮!花生呢——埋在地下,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它们的生长特点用一个词来说可真是“截然不同、天壤之别”能把这份不同读出来吗?女生读红色的(课件中)桃子的特点,男生读蓝色的花生的特点。老师读黑色部分的句子。
师:咱们现在都看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花生上天所赐予它们的外在特征是截然不同的,那他们有相同之处吗?
师:它们都有相同的用处,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而且都在为我们服务着、奉献着。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花生的种种好处,再看看花生的这些生长特点,联系着父亲接下来说的这句话、那此时你看到了花生的可贵的一面了吗?它可贵就可贵在不……很……也就是说它不像桃子……能把自己耀眼、闪光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它却把自己最耀眼、最闪光的一面深埋地下,不为人知。它的这种可贵品质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尊敬。那现在你知道花生的这种可贵品质是什么了吗?(板书: 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
师:这就是花生可贵的一面。
父亲不光看到花生的生长特点,更是看到了花生这可贵的一面,所以……(出示课件)
父亲是经过仔细地观察生活,发现了这些特点,并且看到了花生这可贵的一面,深有感触说的这一句话。再读。
师:父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能不能借助我们刚才这些理解换个说法?
所以,你们……它虽是……可是……
师:同学们谈得多好啊!花生虽然不像桃子……那样既好看又有用,可是它朴实……不图……为我们默默奉献……追求内在价值,简直太令我们敬佩了。
(5)谈一谈
师: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是想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还是花生这样的人?谈谈你的想法。(说出你真实的想法)
师:其实能成为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既好看又有用的优秀人才那绝对是幸运儿吧。可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幸运儿。如果命运注定你只能做花生一样的人,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师:更看重我能不能为社会作贡献,小小年纪,心态多么平和。虽然不能追求外在的美,但一定要追求内在价值——心灵美。
师:放眼生活,有太多太多像花生一样的人了。想想有哪些?
师:父亲正是看到了他们这些人的可贵品质,所以……
师:作者许地山深受启发……父亲的话作者懂了,你们明白了吗?那你能不能把你明白的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师:无论是像桃子……那样好看还是像花生那样不好看,归根到底我们都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更看重对别人是不是有用。)
师:那你们说说,我们这一家人说来说去,还仅仅是在谈花生吗?
师:更是在讲道理、谈做人。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做……
(板书:借物喻人)
(6)讲解“借物喻人”
师:什么叫借物喻人?比喻有相同特点的人物。谁能结合本课来说一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比如借蜜蜂比……
4.学习最后一段
(1)理解最后一段
师:就这样吃着、谈着,谈到深夜才散。齐读(花生……)
从这个“印”你体会出什么?
(2)指导朗读
父亲的话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读出这种感觉,齐读。
三、总结拓展
1.正如同学们所说,这句话对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这就是作者许地山,他长大后成了一名作家。他取笔名就叫落华生。一辈子就像花生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到了生命最后关头,他为了抗日战争奔波劳累而死。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想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大,有很多启示。其实在人生当中,无论我们成为像桃子……这样的人,还是成为花生那样的人,归根到底,我们都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同学们看来真是受到启示了。好,下课。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 / ﹨ /
次(略写) 主(详写)
教学反思:
《落花生》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为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既要求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 “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课前,我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知道落花生名字的来历。由于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我注意先把花生的品格(好处),特别是爸爸所指出的“最可贵”的那一点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
此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本意,在深入学习时,重点应放在理解爸爸说的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在讨论外表好看和不好看与有用和没有用的关系时,我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
由于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在充分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通过联系实际,学生能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像落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慕,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等等,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