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 山 虎 的 脚》第二课时教 案 设 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爬山虎叶和脚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
3、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均匀、漾起、嫩茎、空隙、痕迹、拂过、休想、叶柄”等词语。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第4自然段爬山虎是如何爬行的,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精当的语言把它描写清楚的。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爬山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读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所写的《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爷爷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美极了,你们还记得吗? 请看大屏幕上的题,谁来填一填。(指名同学填空)
过渡:爬山虎的叶子长得那么美丽,那么生机勃勃,与它的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继续走进这篇课文,到文中去找找答案。
二、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的爬山虎的脚呢?(三——五段)
今天,我们就重点学习三——五段,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三——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课件出示)(1)、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句子,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划出相关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3)、爬山虎与墙的关系怎样,你从哪知道的?(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三——五自然段)
2、分组汇报学习结果。
相信同学们通过共同学习都有收获。我们各小组分别利用划、圈、读、说等方法学习了写爬山虎的脚的几段,下面我们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好,汇报得妙。现在我们就开始汇报吧。
(1)交流第一个问题
①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在哪里?指名学生读句子,老师实物演示。
②这段话还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看看哪里写的它的形状?(指名读)
③爬山虎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④学习比喻句。你认为这段话中哪句话写得特别好?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⑤小结:这段话写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谁能来用读来展示展示,让大家对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⑥指导朗读。
(2)交流第二个问题: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呢?你找了哪些动词?①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的文字。
指名说动词,老师相机在黑板上圈出,并点拨。
②老师帮助孩子用实物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③作者说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这样是哪样呢?请同学样再自己说说。
④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⑤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⑥男生读,女生再回味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⑦配乐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爬山虎是这样触着墙向上爬的,那么爬山虎与墙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3)交流第三个问题
①请生朗读。生生评价。
②说说从这段读懂了爬山虎的脚与墙到底有什么关系?用“要是……就……要是……就……”的句式说说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
③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爬山虎巴在墙上十分牢固,找出来读一读。用“要是……休想……”说话。
④感受爬山虎的精神,你想对爬山虎说点什么?
3、看图:爬山虎的叶子图,讨论
(1)我们观察爬山虎的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呢?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2)、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说说你的体会。
(三)总结后三段,学习写作方法
1、学了3——5自然段,你能说说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出它的特点的吗?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作者特别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观察认真细致,才能把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写得这么详细具体,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2、同学们,学完了《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能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自由谈体会))
(四)课外作业(课件出示): 选择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划
爬山虎的脚 怎样爬 圈
与墙的关系 读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