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故事导入
斯科特被英国人称为20世纪初探险时代的伟大英雄。1910年6月1日,当他带领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冲刺时,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都想争取“国家荣誉”。结果阿蒙森队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抵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34天)。倒霉的是,在返程途中,斯科特队却全军覆没,长眠于皑皑冰雪之中。他的失败,后人有不同的分析:有人说,是南极寒冷天气提前到来,使他们在严寒中苦苦拼搏了两个多月,最终供给缺乏,体力不支;有人说,阿蒙森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制定计划,选20条膘肥体壮的能接受极寒的北极的爱斯基摩狗做交通工具,而斯科特凭推理设想,主要选择了事实上无法接受南极寒冷的西伯利亚的矮种马。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依据拯救出来的书信、文件、胶片等,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细致的描绘了斯科特一行的经历和心情。在实际世界里,人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胜利者,但作者打破世俗,偏偏用饱含感情的文笔,描绘斯科特失败的经历。为什么给失败者做传?
(阿蒙森-斯科特科学实验站的命名)
二、学习课文:
1、 速读,寻找文中有关时间的词句复述故事。
12.1.16 白色雪原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一月
12.1.18 南极点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
12.2.17 屠宰场地 埃文斯死去
12.3.2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12.3.21 帐篷里 无法离开帐篷
12.3.29 帐篷里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12.10.29 营地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12.11.12 帐篷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2、文章题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又何来伟大呢?(学生各抒己见,不做硬性要求,接着分析课文)
3、“悲剧”在何处?(赏句分析)
①角逐失败之悲
“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烈烈作响。”
(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痛苦的心情。此时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真是“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②为人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受此传统文化影响的斯科特不得不接受这些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人物,正是因为他的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③集体覆灭之悲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他招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还是圣楼虽美好却根本无法实现。这样写更加突出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
失望的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归途中因为极寒天气的突然到来,饥寒交迫,染料告罄,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斗争了两个多月,最后全部壮烈牺牲,长眠于茫茫冰海。
4、“伟大”在何处?
①到达极点的成功
②探索未知的信念
③为人作证的崇高
5、赏析文章主旨句:“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敬意。)
三、拓展延伸
1、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作传?
从文章的主旨句可以找到答案,茨威格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所以他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带给人更长久的思考。
2、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活动本身。他们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成为全人类跨时代,跨地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鼓舞。
3、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对“悲”与“伟大”的理解。请用“悲在……,而……伟大”表述:
如: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实守信的人格伟大。
悲在生命的毁灭,而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
悲在失去朋友亲人,而无私的爱伟大。
延伸:悲剧和伟大似矛盾却又有机统一。如胜利与失败,悲剧与伟大,平凡与伟大,奉献与索取,倒霉与幸运,苦难与幸福等都是辨证的统一。历史中的诸多“”失败英雄”正是如此:
哥伦布航海;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刺*秦王失败的荆轲;
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
一叶轻舟,漂流长江而翻船身亡的尧茂书;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执行航天任务时爆炸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本节课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更多的从精神层面予以体会,感受到文学不仅能够鉴赏美,更能够欣赏“悲剧”背后的精神意义。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从而逐渐培养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