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时青昊
【编者按】
**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继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首度开设“政治关键词”专栏、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二度推出“政治关键词”专栏后,澎湃新闻继续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开启“四史”关键词。
今天刊发“四史”关键词第26篇,关键词是莫尔和《乌托邦》。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从提出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时间”,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根据中央要求,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
那么,社会主义发展史500年从何时算起?1516年,托马斯·莫尔出版《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发展史500年,从这一年算起。
托马斯·莫尔是何许人
1478年,托马斯·莫尔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富有家庭,从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莫尔的父亲是一位勤俭、正直的法官,莫尔一生也保持了父亲的品格。13岁时,莫尔寄宿在坎特布雷大主教莫顿家中做少年侍卫,莫顿是当时很有影响的政治家,曾担任过英国大法官,谈吐优雅、聪慧过人,对社会有很深刻的观察,莫尔在《乌托邦》中曾描述过莫顿。1492年,14岁的莫尔进入牛津大学,他阅读了大量古希腊智者们的作品,与当时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有很深的交往,莫尔尤其感兴趣的是柏拉图的思想。莫尔的父亲认为从事古典文学没有前途,莫尔在16岁时改学法律,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并很快在政坛崭露头角,26岁就当选为议员。律师从业经历使莫尔接触了大量下层社会的讼案,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
莫尔对宗教的笃信导致了他与英王的合与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发展,自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宗教势力下降,世俗王权势力相对上升。当时,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运动风起云涌,自然也波及到了英国。莫尔反对宗教改革,这与英王亨利八世早期的观点相吻合,因此莫尔受到了亨利八世的器重。1529年,英国大法官的莫尔俨然已是英国政界的要人。1534年,亨利八世摇身一变,自己成了宗教改革家,自立英国国教,自任英国的国教领袖;莫尔拒绝宣誓承认亨利八世为英国国教领袖。因此莫尔被关进伦敦塔,随后被斩首。
莫尔终生都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约在1513至1518年,莫尔写了《国王理查三世本纪》,这是英国历史学先驱性的名著,莎士比亚以此书为蓝本,写出了戏剧《理查三世》。当然,莫尔最著名的著作还是《乌托邦》。
《乌托邦》描述了最完美的国家制度
1516年,莫尔出版了《乌托邦》,这部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从此“乌托邦”(Utopia)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名词。乌托邦,是莫尔发明的词,本意是“没有的地方”,延伸为难以实现的理想、“空想的国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提出过类似概念。
《乌托邦》仿照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样采用了对话的形式,后世有人干脆将《乌托邦》称为柏拉图《理想国》的续篇。《乌托邦》记述了莫尔和一位航海家的对话。这位航海家叫希斯拉德,希腊语的意思接近于汉语“大忽悠”,是虚构人物。希斯拉德讲述了他周游世界之所见,借航海家之口,莫尔表达了自己对英国社会的观察与批判:
(1)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从十五世纪开始,英国毛纺织业兴起,养羊比种庄稼赚得更多利润,于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起了圈地运动,农民失去土地,生活非常悲惨。对此,希斯拉德感叹:“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躙完啊。”
(2)探索了社会不公正的根源。社会为什么如此不公正?莫尔认为,归根到底是由于私有制。他说:“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因此,莫尔主张消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3)描绘了理想的国度。“乌托邦”是南半球的一个新月形岛国。那里生产力十分发达,科技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领先。那里官吏由选举产生,职位不得世袭,每年选举一次。那里实行财产公有制,人人平等,按需分配,乌托邦没有乞丐。那里没有商品货币关系,金银被用来制造便桶溺器。那里的人们听到喇叭声,到食堂用餐,晚餐时要放音乐。那里无论男女,穿统一的服装,只是男女有别,已婚和未婚有别,人们奉行一夫一妻制和宗教自由政策。
《乌托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尔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进行了批判,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了天才的设想,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素材。在莫尔生活的时代,欧洲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迁:此时正值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社会内部迅速发展。此时工农劳动者承受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生存状况非常悲惨。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确立,莫尔还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也无法指出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途径,他的乌托邦只能是一个美丽的空想。
“乌托邦”在19、20世纪之交传入中国,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乌托邦”一词最早在中国出现是1898年,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用文言文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借用了莫尔的“乌托邦”思想,从而创造了这个中文新名词。1902年,严复进一步对“Utopia”一词做了解释,指明该词出自“摩而妥玛”所著之《乌托邦》一书,“乌托邦,岛国名,犹言无此国矣。故后人言有甚高之论,而不可施行,难以企至者,皆曰此乌托邦制也”。到1920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广泛传播,“乌托邦”这个新名词日渐被我国知识界广泛使用。
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同时也是莫尔的《乌托邦》出版500周年,7月1日,**发表讲话: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在“七一”讲话中,**说明了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并揭示了50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就。今天,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厘清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蒋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