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一经问世,迅速蹿红,白居易再次声名鹊起。
俗话说:
“黄金无足色,白玉有微瑕。”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也没有事事如意的生活。
遗憾,或许是上天为我们打开的另一扇门。
无需介怀,坦然接纳,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政坛风起云涌,白居易似一叶扁舟,于宦海沉浮。
他时而外派为官,时而调任回京,但始终无法在官场上大展拳脚。
既然如此,白居易就走向民间,为民发声。
他见宫市上,宦官肆意欺负卖炭老叟,挥笔一首《卖炭翁》,激发民愤;
他听闻朝廷征夫的惨状,将新丰县折臂翁的故事,公之于众;
他为后宫女子悲哀,一句“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说出了多少宫娥的心声。
生命,在悲喜得失的循环里,演绎浮生万象。
或许,对白居易来说,政绩平平是种遗憾。
但一首首现实主义诗篇,演绎出了他与众生的万象,是更崇高的意义。
《菜根谭》有言:
消却心中吝啬,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放宽眼界,换一种视角看待遗憾,人生自然风月无边。
听天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走过少年的困境,悦纳浮生的遗憾,白居易依然要面对起伏不定的命运。
过去的这些年,他针砭时弊,矛头直指当朝权贵,为自己树敌无数。
政敌们想要拔除他这颗“眼中钉”,只需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终于在元和十年到来。
当时的政坛一片混沌,互相倾轧,暗*不断。
这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变,他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里应外合,暗*了主张用兵的宰相武元衡。
在朝廷上下噤若寒蝉之际,白居易却越级进谏,严惩凶手。
结果可想而知,他成了众矢之的,被贬江州司马。
古语言:君子听天命。
比起偶尔的困境和些许遗憾,命运的起落,更能决定人生的走向。
被贬后的白居易,虽心情郁郁,但他顺天而行,往事不恋,更加率性地生活。
长江南岸的江州,风景秀美,人物风流。
而“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又古刹云集。
白居易徜徉其间,读书、饮茶、赋诗。
他时常借宿东林寺,白天与老和尚谈禅,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
夜深后,独自在白莲池赏花,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他的心更澄澈,待天地苍生更多情。
几年后,白居易浔阳江头送客,听见水上传来隐隐的琵琶声,心动之际便邀那弹琵琶的女子一见。
倾心相谈后,感触于她的凄苦身世,又念及自身境遇,不禁长叹: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凭借这份共情,他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再次登顶诗坛。
天命里,人生的每一次拐弯,皆是因果;
每一次邂逅,自有前缘。
被贬出京,着实是命运里的低潮,但却结束了困兽之斗,修成一颗菩提心,活出人生的至诚状态。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被宦官所*,穆宗李恒继位。
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政治清洗,白居易升任忠州刺史,又调任苏杭两地,而后,一路攀升,直至刑部尚书。
命运在大起大落间转换,不变的是白居易“听天命”的心境。
在苏杭两地任职期间,他振作精神,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勤政爱民,政声斐然。
杭州的“白堤”、苏州的“白公堤”,无疑是白居易宦海生涯的丰碑。
费孝通曾说:
敬畏天命,使我们安分,使我们自知人的极限,而注目于人力所可及之处。
听天命,尽人事,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