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在提起秦国的兵马的时候会有一个专属的形容词,叫做“虎狼之师”,后来的人都用“虎狼之师”来形容别人的军队如同秦军一样强大,可见秦军真的是强大无比,风靡一时!然而秦军这支曾经“虎狼之师”,却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他靠什么建立了历史奇迹?
一、大后方充足的兵源,保证了秦军兵员相接秦孝公以后,秦国走上了统一六国之路。于是,军队建设亦被重视,而秦穆公之时“男女老少皆兵”的作法已不适应战国战争形势的变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老化、弱质的态势。但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以充足的兵源为前提。因而,秦国便采取了巩固关中、雍州根据地,并扩大巴蜀、汉中的兵源,尤其是在巴蜀、汉中根据地建成后,其兵源更得到了加强和保障。在统一全国的最后战争中,李信先将兵20万攻楚。结果损兵无数,“亡七都尉”,秦始皇又毫不犹豫地复发兵60万以王翦率之而攻楚。当时加上别的军事行动,秦尚能发兵60万,实属罕见,与六国军队无兵可觅,恰成鲜明对比。
史料记载:“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秦地天下三分之一”即指秦跨雍、梁二州,西有陇西、安定、武威、张掖等地,南有巴蜀、汉中广大南方地区,北有北地、上郡,又有关中八百里奉川,人口当超过400余万。在统一战争时期,以精壮男丁1/3计之,便可得100余万左右的兵力,可谓是“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足食足兵,人人趋战、踊跃当兵,使得秦的兵源很少有枯竭的现象分生,在当时连年战争的环境下,保证了秦军队的兵员相接。
长平之战作为经典战例,秦军充足的兵源令人叹为观止。决战之前,秦诱使赵国用赵括替换了持重老成的廉颇,赵军的整体作战思路为之一变。秦军阵地固若金汤,却调动赵军离开了自己的阵地。秦军用严密的防守顶住了赵军一波波猛烈攻击。赵军主力倾巢而出,后方空虚,秦军的两支奇兵快速迂回到赵军后方,一断赵军粮道,二断赵军归途。在此基础上,秦昭襄王率领临时动员的总预备队秦新军,及时穿插到长平与邯郸之间,有效“补刀”,数十万赵军无力回天,秦军守时岿然不动,攻时雷霆万钧,终胜强敌。
长平之战
二、军需供给充裕,致使秦军常出不疲“是故军无辎重则一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孙子兵法》认为军用物资对军队胜败有其重要的作用,秦在武器、甲盾、车马、粮草等这方面做得较好。
秦国是七国之中,首先实现军粮由国家统一供给的。为了确保每个士兵都可以领到相应的军粮,秦军设有专门的军粮管理机构——军粮廪,负责军粮发放的执行与监管士兵不许冒领军粮。根据史料推断,秦军军粮应该类似数值为3石3斗左右,也就是差不多89市斤,北方以小米为主,一天大概也就是3斤小米,加之其他少量的果蔬、肉类,基本上可以保障一个士兵的基本能量需求,交战时伙食要求应该更大。
为了保障粮食供应,秦国在全国建立了可睥睨群雄的多个大粮仓。《云梦秦简》记载:“入禾仓,万石一积而比黎之为户.……栎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一积,其出入禾、增积如律令。”在巴蜀、汉中等地也有类似的大粮仓。同时,为保证秦骑兵的粮草供应,秦还有许多类似的仓库,从而保证了秦军的粮草供应。由于秦的粮草积贮丰裕,至刘邦灭秦进军霸上,秦的粮仓内仍有许多积粮,“汉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沛公让不受。曰:‘仓粟多,不欲废民。’”据考证,此仓即秦之霸上仓。
有丰厚的辎重、粮草,如何运上战场,供应军队亦是一个大事。秦在统一时期,每每发兵数万、数十万之多,非有一个保证秦军供应的运输手段也是不行的,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揭示了粮草运输对军队作战的重要性。秦军当时的运输,一是陆路牛拉马驮,二是水路运军粮辎重。因为陆路运输军粮等需要,故秦在各县、地方均有公用牛马专给服役。史料记载:“其乘服公马牛,亡马者而死县,一令其人备之而告官,官告马牛县出之”,又“及受服牛者卒岁死牛三以上,吏主者,徒食牛者及令、垂皆有罪。”足见,秦对公用服牛服马的重视与保护。
水路漕运也是秦供应军队辎重、粮草的重要途径与方式。《汉书》曾对此描述:“夫关中,左毅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诸侯安定,河、渭酒轮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汉初去秦不远,故张良之语实是秦河渭漕运的总结。
事实上,战国时期一段时期,渭河、黄河河道深广,以船运粮极为方便。秦穆公时晋饥乞乘于秦,秦“以船嘈车转,自雍相望至绛。”秦的运输能力在春秋时便已相当强,至战国中期后,随着秦夺取被殽函天险、拔取宜阳等重镇,黄河水路遂被打通,在河渭水军的支援下,粮草顺流而下,足以供给秦军。《史记》便说:“秦正告魏日:‘……乘夏水,浮轻舟,⋯⋯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说明河渭的漕运、作战都不成问题。而在南方,秦更有一支庞大的拥有“大船万艘”、一次可载粟六百万石,运兵数十万的巴蜀水军,来保障南方作战时的给养。因而,秦军攻到哪里,粮草给养就送到哪里,使得秦军兵精粮足,而无给养匮乏之忧,为秦军的作战胜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