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乐府诗等文学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行文脉络,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文章内容,赏析赋、比、兴等艺术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爱情悲剧的原因,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的罪恶,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简简吟》,里面有这样一句诗: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无论是《诗经·氓》中的氓与卫女,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与唐琬,他们曾彼此深爱,但都以离散告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也是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悲歌。
二、知人论世1、编者名片
此诗作者不详,出自《玉台新咏》。《玉台新咏》编者是徐陵。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陈文学家。梁时,任东宫学士。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其诗大都声调流转而文辞绮艳,骈文亦以精巧工丽见称。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其编选的《玉台新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2、《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意即供宫掖后庭歌咏的新诗集。
选录的诗歌多写闺情,抒发离愁别恨,哀叹中道弃捐,生活范围狭窄,脂粉气息浓厚,格调不高,内容多无可取。但也有少数表现真挚爱情,反映妇女婚姻爱情悲剧的诗篇,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如《孔雀东南飞》《苦相篇》等。
《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也是六朝仅存的两部诗集之一。
它对保存汉至梁的诗歌起到了重要作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即首见于此书,曹植的《弃妇诗》、庾信的《七夕》,以及女诗人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的作品等皆赖之以传。
3、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七出”等清规戒律。
本篇所涉及的问题很深、很广,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突出地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在本篇中,焦母、刘兄是封建礼教的体现者,直接制造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
●链接资料:“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去”又名“七出”,是儒家经典中规定的休弃妇女的七个条款。(《大戴礼记·本命篇》)
●链接资料:东汉时期,“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妇德、妇言、妇容、妇工”)成了神圣不可动摇的道德原则。子”
●链接资料:《孝经》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同时还把封建道德规范与封建法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4、解题
①《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
本诗是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三者又与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合称“乐府三绝”。
【知识扩展】乐府:原指西汉武帝刘彻始设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乐府诗:中国古代官署(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乐府诗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控诉统治者的腐朽与战争的残酷。
二是对真挚爱情和美好婚姻的歌颂与向往。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三是表现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
四是展现达官权贵之家的豪奢气象。
五是揭露封建礼教制度的黑暗与罪恶。如弃妇诗《上山采蘼芜》:“上山米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妹。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流畅,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三、听范读,理思路1. 按照“引子、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层次梳理故事脉络,并用简短的语言概述内容。
情节结构 | 段落 | 内容 |
引子 | 1 | 全诗序曲,托物起兴 |
开端 | 2-6 | 兰芝被遣 |
发展 | 7-12 | 夫妻誓别 |
再发展 | 13-23 | 兰芝抗婚 |
高潮 | 24-31 | 夫妻殉情 |
结局 | 32 | 告诫后人 |
(1)孔雀东南(名作状,向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流连往复 )。
开头两句有何作用?
●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引起下文。(借鸟起兴,是我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
●以美禽失偶来喻夫妻别离,营造了一种离愁别绪,渲染了缠绵凄楚的气氛;
●孔雀徘徊返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2)“十三能织素(白色的绢),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遵守府里的规则)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织成一匹)截下来]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不能胜任)驱使,徒(徒然,白白地)留无所施(用),便可白( 告诉,禀告)公姥( 偏义复词,专指婆婆),及时相遣归。
—刘兰芝对焦仲卿的诉说,揭示了故事中刘兰芝与婆婆之间的矛盾。
1、思考第二段从13岁说到17岁,是否太繁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不烦琐。这是古诗中常用的“赋”的手法。写得简练而有层次
(2)作用:①表明了刘兰芝的聪明伶俐、心灵手巧。
②刘兰芝有这样优秀的品德仍被驱遣,突出了刘兰芝的无辜与委屈。证明她与婆婆的矛盾是出于焦母的蛮横无理,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③照应了刘兰芝“三日断五匹”(2段)以及做嫁衣时“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23段)等情节,表现了刘兰芝的勤快、利落。
2、为什么刘兰芝提出自遣?
一是因不堪凌辱(妾不堪驱使),二是因深知遣归之势不可挽回(徒留无所施),三是刘兰芝性情刚毅,决不忍辱苟且。
焦母的故意挑剔(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使兰芝深感“君家妇难为”,因此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是一个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女性形象。
(3)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福薄的相貌,福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共同生活)二三年,始尔(刚开始。尔,语气助词)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招致,招来 )不厚(厚待,这里是喜欢的意思 )?”——段意:仲卿为妻争辩
(4)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愚拙)!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自作主张。专,独断专行。由,随意,任意)。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可爱)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5)府吏长跪告:“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段意:仲卿恳求焦母
(6) 阿母得闻之,槌床(古代坐具)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当然,必定)不相从许!”——段意:焦母勃然大怒
1、阅读3-6段.兰芝遣归前,仲卿替她求情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1)通过他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卿二人的深厚感情;
(2)展示了他懦弱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只好休了兰芝。
(3)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
2、本段是如何刻画焦母的形象的?
本段用传神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刻画出焦母这个封建家长专横的嘴脸。
“何敢”“会”等词语气强硬,态度坚决,极为准确地表现出焦母的专横暴戾、独断专行,令人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7)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开口讲话)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报同赴,赴府,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低声下气,耐心受委屈),慎勿违吾语。
——焦仲卿屈从于母亲,劝慰妻子暂时回娘家
本段中我们可以看出焦仲卿怎样的心理?
“慎勿”一词流露出焦仲卿对刘兰芝的一片深情。
“默无声”说明焦仲卿在母亲的威逼下不得不做出让步,这反映了他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卿但暂还家……还必相迎取”说明焦仲卿仍然盼望日后夫妻能再团聚。在礼教和感情的矛盾中,他违心地做出了决定,表现了他的无奈和对刘兰芝的真情。同时,这也说明了焦仲卿对现实缺乏清醒的认识,还抱有幻想。
(8)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谢(辞别)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偏义复词,偏指“作”,这里指工作),伶俜(孤单的样子)萦(缠绕 )苦辛。谓言(以为)无罪过,供养卒(尽,终 )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繁盛的样子)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衣箱)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赠送,施与),于今无会因(会面的机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刘兰芝告别丈夫,赠送旧物
(9)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盛装,仔细地梳妆打扮)。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遍)。足下蹑[踩,这里指穿(鞋)]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耳坠)。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刘兰芝梳妆打扮
(10)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乡间),本自无教训,兼愧(对……更感到惭愧 )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退出来)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与婆婆和小姑告别。
1、阅读第9段,刘兰芝离别前为何要“严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一连串的夸张性铺陈排比描写,
●展现她大家闺秀的风范——她是“严妆”而来,所以“严妆”而去,表现了冷静、沉着、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实际上也是对婆婆发起的无声的抗议与示威。
●心情复杂,既有决绝,又有对丈夫的无限留恋,表现对欲去不忍的矛盾心理。
●对扼*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谴责和示威。
2、阅读第10段,本段写刘兰芝与婆婆和小姑的辞别,请你分析二者有何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刘兰芝怎样的形象特点?
(1)与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
(2)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就要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而一旦登车去,那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使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至此,刘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焦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的表现。
(11)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模拟车声)何(何等)甸甸(模拟车声),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焦仲卿为刘兰芝送行
(12)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情意真挚 )怀!君既若见录( 记着我。“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录,记取),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偏义复词,这里指哥哥),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预料、想到将来)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忧愁伤感的样子情同依依。——两人途中盟誓
阅读11-12段“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①它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被逼迫的,为后面写两人的殉奠定了基础。
②在分别之时,刘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
(13)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脸面)。阿母大拊掌(拍手,这里表示表惊讶),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遭汝嫁,谓言无誓违。(不会有什么过失)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悲痛。摧,伤心、断肠)。
第13自然段中,阿母又叙述了兰芝的成长经历,有什么用意?
(1)通过阿母的叙述,与本文开头兰芝的自述相照应,再一次表现了刘兰芝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2)进一步说明其被驱遣,纯粹是婆婆从中刁难,强调了刘兰芝对无辜和委屈。
(3)为下文媒客盈门做铺垫
(14-16)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不宜 )。自可断( 回绝 )来信( 使者,指媒人 ),徐徐更谓之( 再谈它吧。之,它,指再嫁的事 )。
(17-18)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出嫁 )还家门。不堪(不能做)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娇美文雅 )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阅读13-18段,在封建社会中,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然而诗中却是很有地位的人(县令-太守)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是侧面描写,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了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从侧面衬托焦母的专断无知。
(19)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 谋划,打算 )何不量(思量,考虑)!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运气的好坏。否(坏运气)泰(好运气)如天地,足以荣( 使……荣)汝身。不嫁义( 善,好)郞体,其往欲何云?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兰芝的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计何不量”足见他的粗暴训斥,盛气凌人。
“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表现他的趋炎附势、见利忘义。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20)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处理)适(适合,依照)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立刻)相许和,便可作婚。”
刘兰芝对焦仲卿情深意重,却为何要答应兄长的要求呢?
在兄长的逼迫下,刘兰芝不得已答应了婚事。
她了解“阿兄”的为人,知道哀求不会有用,也不屑于哀求。她的突然应允,是对前途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色地拿定了主意,决心以死来抗争专横的封建家长制的表现。这预示了后面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