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青岛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信息窗3“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是学生在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的一个完善。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快乐农场芍药花和牡丹花的棵数、种植面积为素材,通过主题图提供的信息,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一猜想一验证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感悟和发现乘法分配律;
2、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在猜想验证等自主探索活动中得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对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理解及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感知规律。
1、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小美和她的小伙伴们到快乐农场去游玩,他们最喜欢花卉园了,花卉园里的芍药和牡丹开得真漂亮啊!他们发现芍药每行12棵,有9行;牡丹每行8棵,有9行。爱问问题的小美,提出了问题。(课件出示信息,提出问题: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学生得出两种方法:
(12 8)×9
12×9 8×9
教师板书,课件演示思路。
师:两边算式计算结果相同,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链接?(等号),看,我们得到了这样一组等式。
2、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谢谢大家帮我们解决了问题,爱问问题的小美又有了新问题。课件出示问题: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师:你能像刚才这样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吗?先在学习单上写一写,只列式,不计算。
学生列出两个算式:(15 10)×8
15×8 10×8
教师板书,课件演示思路。
师:这两个算式相等吗?你怎么知道?(相等,因为它们都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板书:(15 10)×8
=15×8 10×8
师: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得到了这样的两组等式,仔细观察,小美觉得有意思的是,这两组等式挺相似的,我们继续研究吧,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沿用教材情境引入新知,解决红点一两个问题时,教师对学生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既便于学生在后面学习发现新的知识规律,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存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研究规律,建立模型。
1、数形结合,研究规律
刚刚我们求芍药花和牡丹花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计算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和,也就是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
课件演示抽象出长方形图。提问你看到了几个长方形?哪三个?
看,这两个长方形的长都变了,现在给你提供三个信息,求大长方形的面积,你能用不同方法列出两个算式并找到一组等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