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同时空中的生命状态,体悟作者的情思
《秋天的怀念》《散步》《老王》阅读教学实录
(评课:詹丹)
郑桂华专栏
✦
作者简介
郑桂华,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审查委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开设的课程有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写作教学研究、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等,著有《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写作教学研究》等。
✦
正文部分
分析不同时空中的生命状态,体悟作者的情思
——《秋天的怀念》《散步》《老王》阅读教学实录(评课:詹丹)
郑桂华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内容碎片化、理解浅表化,学习情境脱离社会生活,是长期以来被诟病的问题。改进方向是提高语文课程的整合性、学习深度和实践性,而单元教学被认为是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路径。
然而在实施单元教学中,我们又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怎样处理单元的整体性与单篇课文的独特价值的关系,如何平衡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与课堂上有教师引领的精读的关系,如何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不忽视必备知识的学习。这则设计将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秋天的怀念》《散步》以及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老王》合为一组学习内容,通过梳理文章中描写时间与空间的信息,寻找它们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共同之处,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并建构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策略。整个教学活动包括五部分:一个预备活动,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一个课后拓展练习。以下是教学设计及实录的部分片段。
✦
一、课文预习
自主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老王》,大体理解文中的人物、事件,获得初步感受。可以重点阅读其中的一篇,其他两篇泛读。在实际执教中,学生已经学过《秋天的怀念》《散步》,对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得比较好,有利于从内容梳理直接进入文本机理的分析。
✦
二、交流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的收获
课堂伊始,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的感受。学生能普遍体会到文中母爱的伟大、生命的珍贵、亲情的美好以及自身的责任。教师需要做的是,考察这些收获是阅读的感受,还是学来的标签。下面是师生的一段交流:
师:《散步》中有亲情,也有生命的活力与色彩。你讲得很好。你能不能从文章中找些例子略作展开?或从哪里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
生:比较充分体现的是第四自然段。南方初春的植物、景色用来衬托生命的活力、生命的美好,还有它的色彩。
师:太好了。除了第四段,还有没有表现那种生命活力的?
生:我认为在最后一行。“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菜花、桑树和鱼塘,初春的时候,万物生长,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师:还有哪位同学讲一讲?(另一个学生举手)把话筒递给他。
生:在倒数第二段,也有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景物描写也体现了春天的色彩与活力。
师:好,大家有感觉吧?你能不能把这一段好好读一下,让同学们体会作者在景物排列上的用心。(生读)
师:大家注意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语言的变化了吗?
生:由轻到重。
师:(板书:由轻到重)还有——
生:有动感。
师:(板书:动感)“水波粼粼”就有一种动感,同学们的感觉很好。还有什么变化?(再读)
生:方位。
师:对,有个方位词,尽头(板书:尽头)。这位同学的发现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鱼塘在冬天会结冰,到了春天冰化开,鱼塘有了活力。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一下放松了。
师:你这个“放松”用得特别好,我刚才担心你会用“高兴”。“高兴”就显得轻飘飘了。(板书:放松)
生:从小的事物到比较大的事物。菜花是比较小的事物,桑树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最后到水波粼粼的鱼塘,大概像那种湖吧。
师:他对语言的感受、对生活的观察多么细致!(板书:由小到大)你们看,这么一段小小的景物描写,大家发现了哪些角度?动静、远近、大小等。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越来越放松了,越来越是欣赏的,对承担责任的一种欣慰感,都传递出来了,是不是?
✦
三、发现时空特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师:从景物描写到感受亲情、生命、责任,难不难?
生:不难。
师:下面,我们要完成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时间(板书:时间),还有一个是空间(板书:空间)。下面,我们分成小组,把这两篇文章中的时间、空间一个一个圈画出来。包括直接写时间的,比如“秋天”“初春”,也包括暗含时间的。对写空间的也是如此。通过圈画,把这两篇文章在时间、空间描写上的共同点概括出来。前面的圈画不难,后面的概括比较难。愿不愿意挑战一下?
生:愿意。
师:因为文章已经读过了,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着做。
(时间约5分钟,生分组圈画,师巡视,偶尔加入小组交流)
生:《秋天的怀念》,第一自然段里就有一处关于时间的描写,“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天上北归的雁阵”暗含的时间是秋天。
生:我想纠正一下,“天上北归的雁阵”指的应该是春天,大雁飞到南方才是秋天。
师:你同意吗?(生:同意)但他找的这个点很好,就是通过常见的物候现象来交代时间。
生:第三自然段,“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师:嗯,除了“又是秋天”这样直接的词语,什么初春啊,秋天啊,都能找得到。但刚才同学讲到的典型的物候现象,还是有些挑战,是大家要注意的。
生:我觉得除了“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还有“北海的菊花开了”,因为菊花是秋天开的花。
师:是的。大家集思广益,把时间圈得多一点。现在我们准备迎接挑战,两篇文章在时间、空间表述上有没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大家还是四个人一起讨论。注意,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
(时间为5分多钟,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偶尔参加讨论)
师:好,我走了一圈,发现同学们的发现真有趣。现在大家把自己发现的关键点分享出来,我们请没有发过言的小组先说一说,两篇文章在时间、空间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两篇文章都用了景物描写,暗示故事发生的季节。
生:我们小组发现,两篇文章都以看景为背景,而看景也都成为文章的叙事线索,突出了两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师:看景是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主要空间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再推进一下?看到的空间有什么变化?母亲在什么样的空间里,“我”又是在什么样的空间里?
生:刚开始是在屋子里,《秋天的怀念》中,一开始“我”是不愿意出来的,《散步》中的母亲也不愿意出来。然后就是到户外,北海,田野上,去看风景。
师:(板书:室内,户外)他找到了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都有两种地方,一种是室内,一种是室外。这两种地方在空间形态上的差异是什么?
生:我觉得,屋子里是属于比较封闭的环境,北海、田野是外景。
师:(板书:封闭)“外景”能不能换成别的词,田野的特点是什么?
生:开阔。
师:开阔!这个好。(板书:开阔)北海呢?虽然不见得有多开阔,至少不是封闭的,不是有屋顶有墙的。还有什么区别?
生:北海里有菊花,田野上有大块大块的绿随意地铺着。我觉得北海和田野都有生命力,而屋子里则没有。
师:田野有一种生机(板书:富有生机)。屋子里也可能有,但这两篇文章没有强调是吧?
生:是的。
师:还有第三点吗?
生:我认为,北海和田野都有色彩,而屋子都是白色的墙、地板。
师:(板书:色彩丰富)嗯,北海与田野是不是有这些相同的地方?比较开阔,色彩丰富,一年四季一定会有很多变化(板书:变化)。当然,这三点概括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没有第四点?
生:我感觉,北海的水相对比较多一些,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再映衬着菊花,就会给人一种心情极其舒畅的感觉。田野虽然没有北海那么多水,但也分布着一些小鱼塘,整体上也是给人以舒畅的感觉。
师:好。他谈到人物心情,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舒畅,为什么?
生:拿史铁生来说,史铁生从屋里走到了北海,其实也是他人生态度的一个变化。史铁生通过母亲的事,能够从一个比较压抑的环境,走到了一个开阔的、舒畅的环境,也是人生态度和自己的变化。
师:这是最关键的地方。大家体会到了没有?我还要问,北海在文章里出现了几次?具体说说。
生: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第一自然段,“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二次是第三自然段,“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第三次也是在第三自然段中,“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最后一次是第七自然段里,“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师:她梳理得非常清楚,但是我希望梳理完以后还要进一步想一下,四次出现的北海,跟文中的人是什么关系?第一次北海跟谁有关?
生:“我”,“我”的母亲。
师:“我”有心思关注北海吗?
生:没有。
师:第二次?
生:“我”,“我”的母亲。
师:“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谁的北海?
生:母亲的北海。
师:第三次北海是谁的?
生:“我”的。
师:只有“我”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谁说的?
生:母亲。
师:母亲显然也去了。大家体会到这个地点、空间中的人了吗?第一次、第二次,“我”的注意力在哪里?
生:身体有病。
师:双腿瘫痪。母亲一再希望“我”从这一切里面走出来,到哪里?
生:北海。
师:去北海。最后是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去北海。体会到了没有,为什么最后一定是“我”和妹妹去了北海?我们请这位男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是情感的变化。一开始,母亲第一次邀请作者去看菊花的时候,作者是一种抵触的情绪;第二次比第一次好一点,感到(他)是会去,基本上是不耐烦地去;最后一次是和妹妹一起去看菊花,体现了作者的乐观,与前文相照应,突出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师:你梳理了感情的变化。后面同学要补充,你来说,关于这个空间,你有什么启发?
生:我觉得,最后又去北海,表现作者已经找到了自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生命是珍贵的,不要践踏自己的生命。
师:对,也就是从母亲的北海,本来是母子的北海,到只有母亲的单向的北海,最后这个北海是——
生:“我”的。
✦
四、运用阅读策略,尝试迁移学习
师: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是很重要的路径。下面我们试着再来读一下《老王》。
师:你们关注一下,这篇文章中,作者最终有一句什么感慨,注意到是哪句话了吗?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现在,把杨绛和老王交往中涉及的时间和地点圈画一下,在旁边写批注。看看你能不能体会作者“愧怍”的缘由。就圈画时间、空间,明显的马上圈画,不太明显的、把握不准的,打个问号。
(生圈画,用时4分钟左右)
师:好,我们从这边开始开火车依次说,第一段中“我常坐老王的三轮”,有时间、地点信息吗?
生:没有。
师:地点有没有?(有生小声:有)哪里?一路上,车上,三轮上。是不是地点?第二段中,“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地点?
生:北京解放后。
师:北京解放后是老王自己的时间,注意,是找“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共同的时间。
生:有一天傍晚。
师:有一天傍晚。地点在哪里?也就是空间。(板书:有一天)
生:作者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
师:散步经过的一个小胡同(板书:小胡同)。接着火车往后开——
生:我圈画的是有一年夏天,空间是……家里(板书:有一年 家里)
师:第四个。
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地点在医院门口。
(板书:“文革”开始 医院门口)
师:第五个——
生:从干校回来。
师:(板书:干校回来)地点,大概在哪里?车上对吧?第六个——
生:在家。
师:(板书:家里)时间呢?
生:有一天。
师:(板书:有一天)有一天。在家的具体什么地方?
生:门口。
师:你怎么判断是家门口的?从哪些地方、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这说明他们两人交谈时没有进屋,是在门口进行的。
师:非常精准。还有其他地方,但这句足够证明是在家门口了。接下来还有没有时间、地点?
生:还有一个,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师:地点是哪里?
生:应该是在路上。
师:大家看,发生在路上,事件的发起人是谁?
生:“我”。
师:而这一类事件谁是主动的?家里是谁主动来的?
生:老王。
师:医院门口是谁主动去的?
生:老王。
师:你们发现共性了吗?“我”为老王做的事,“我”和老王主动的交往,往往怎么样?
生:都在路上。
师:是没有明确地点的路上。那么老王为“我”做的事呢?
生:送香油鸡蛋。
师:空间?
生:来家里。
师:刚才梳理过,这些地方有怎样的特点?路上和家里比有什么区别?
生:不确定。
师:很好,不确定!两个人在路上遇到,是特意安排的还是偶然碰到的?
生:是偶然碰到的。
师:但是,去一个人家里,去医院见一个人呢?
生:特意的。
师:专门去的,甚至是筹划已久的。大家再看,老王去“我”家里,是怎样的一天?
生:重病。
师:时间再具体一点。
生:去世的前几天。
师:去世的前一天。作者写他生命的体征,已经到了临终对不对?老王是在去世的前一天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过来,在杨绛这里只是什么?只是“有一天”,是普通的、偶然的、随机的。连老王去世,她都是怎么知道的?
生:路上听说的。
师:十多天,而且是在路上遇到老李。体会到什么了吗?
生:老王对“我”特别认真,也很关心“我”。包括“我”先生一条腿走不动路了,把他送到医院。每天还会来帮“我”搬冰上楼,代“我们”放入冰箱。包括他来的最后一天,给“我们”送鸡蛋。这些都表明老王对“我们”很认真。
师:认真这个词还不够,你已经体会到这个意思了,能不能把你的感觉再清晰化一些?
生:对“我们”很真诚。
师:真诚也还不够。
生:竭尽心力。
师:竭尽心力这个词好不好?
生:好。
师:太了不起了,写下来。最后一天,他身体像散了架一样,他却要把好香油、大鸡蛋送给“我们”。在那个年代,是要凭票才能买油的,有钱有时也买不到。真是尽心尽力!
(通过梳理文中的时间、地点信息,学生容易发现老王与“我”在交往方式、交往态度上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含义。当“我”知道老王送“我”香油和鸡蛋的那天竟然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光,这让“我”十分震惊;多年以后,每每想起老王在生命结束前把最珍贵的也可能是他仅有的东西送给“我”,而“我”当时并没有理解他的用意,低估甚至曲解了他对“我”的珍重。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
五、完成课后作业,学会自主运用
课后自主阅读《再塑生命的人》,注意文中有关时间的表述方式,理解这样的时间表述与作者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促进阅读策略的学习与建构。
✦
评课
作者简介
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启国际学者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小说、语文教育。著有《重读〈红楼梦〉》《<红楼梦>通识》《〈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再阐释》《诗性之笔与理性之文》《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评》《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等论著。2008年起,多次担任高考语文(上海卷)命题组组长、审题组组长。
探索单元整合中的文本细读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詹丹
目前强调阅读教学的单元组合,是为了克服阅读教学的碎片化,建构整体意识的重要举措。但有些教师在实践中,为了梳理出不同阅读篇章中具有的共同性要素,往往会使教学内容流于空疏、笼统,反不如在单篇阅读教学中更能深入文本内部的世界去。
面对多篇阅读内容的处理,如何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如何让学生的自读和教师的导读得到有机整合,这也是让不少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的地方。郑桂华老师正是基于这样自觉的问题意识,通过尝试把《秋天的怀念》《散步》《老王》三篇散文组合在一起,抓住前两篇作品景物描写的重点段落,通过梳理时空描写的变化与人物情感的关系,提炼出作品的着眼点,以此为方法,进而迁移到《老王》这一篇的理解中,形成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逻辑演进,从而把阅读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牢牢定位在具体作品上,定位在具体的人、事、景的真切感受中,使得特点的抽象概括成为分析具体作品的有力工具,而不是简单的贴标签。在一定意义上,这给当前颇为流行的单元组合下的阅读教学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特别是在整体框架下强调对细节描写的梳理,对当前单元阅读教学的空疏之弊也有纠偏的作用。尤其是以时空特点的概括方法向解读《老王》的迁移,引导学生在许多读者所忽视的细节中,概括出作者与老王日常交往中的时空特点,借助这一概括,为清晰理解作者与老王的交往方式和情感态度提供了一个颇具新意的视角。此前,郑桂华老师写过关于《老王》文本细读的文章,有此研究打底,开展教学就显得游刃有余。
当然,从单元整合角度加以文本细读的实施策略,其实是要在“致广大”和“尽精微”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所以各人出于对单篇文本及整体理解的不同,也会有见仁见智的不同看法。更何况根据学情的不同以及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学内容的取舍也会有许多不同的斟酌。这里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提两点郑桂华老师没有涉及的方面,以作郑老师教学内容的补充,不妥之处,请多批评。
第一,关于《散步》的倒数第二段,郑老师曾经让学生一起来好好讨论景物描写的特点,认为其中有语言当然也是景物描写的变化,这是“由轻到重”,也是“从小到大”等,在概括出景物描写的“动静、远近、大小等”差异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放松了,越来越是欣赏的,对承担责任的一种欣慰感,都传递出来了”。这样的解读,把景物描写与作者心情结合起来分析,是完全正确的。不过使问题稍稍复杂化的是,作者写这段景物时,有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说当作者的母亲为了照顾小孙子的好奇,决定放弃走平坦的大路而走小路,作者是这样写的:“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也就是说,风景不是由作者——“我”看出来的,而是由作者的母亲看出来的。这是为什么?因为按道理说,既然这篇作品是以第一人称书写的,那么“我”是不应该看到“我”母亲看到的一切。但“我”就是这么写了。不妨说,这是以“我”的想象,参入母亲的视野中,看到了她看到的一切。这或多或少破坏了“我”视角的统一性。那么这一复杂化的细节描写,其用意何在呢?在我看来,作者希望写出,当他母亲同意小孙子走小路的主张时,其实并不完全是委曲求全的(或者他更希望并不如此),因为当她的目光投向小路时,小路展开出去的春天美景也对她产生了一定的诱惑。这样,作者心情的放松,不完全是因为自己欣赏美景而带来的结果,而是通过一个细节描写,在他母亲与自己、与自己的儿子获得的“共情”中,才把这种放松的心情微妙地传递了出来。这里,景物与人物的情感关系表达得不那么直接,有些迂回和曲折,这些或许是未必能被学生领悟到的细节,正需要我们教师适当加以点拨。
第二,把《秋天的怀念》和《散步》放在一起理解,引导学生将其中的看景作为描写情感的背景和事件的线索,确实理解得很到位。但是,学生梳理北海在文章出现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不应该有的疏忽,就是文章多次提到北海,提到去北海,固然没错,但第一次提到与后面提到的时间是不同的,第一次提到的是作者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既然说“花都开了”,只能是在春天。而后来提到的则都是秋天里的菊花。这就在文章内部形成了前后的对比,或许可以认为,作者是拒绝在春天里去北海看花的,而秋天里去看菊花,作者是同意的。尽管他的同意跟作者后来知道了母亲的病情有很大关系,但这其实也跟“秋天的怀念”的题旨有特别的关联。因为作者特别强调,当秋天的树叶纷纷飘落,母亲特意告诉作者,北海的菊花正在开放,那么,这是不是对身处残疾而心情沮丧的作者,有某种暗示和希望呢?当母亲的突然去世发生在秋天,那么秋天的怀念也有了深一层的特殊意义。但还不仅仅如此。因为作者残疾后,曾经一度陷入绝望,但母亲一直叮嘱他要好好地活着。这样,当作者的母亲去世后,他最终和妹妹面对秋风中怒放的菊花,说懂得了要在一起“好好儿活”的话,那么,秋天,作为人生的成熟阶段,作为懂得好好活下去的兄妹(特别是作者自己),相比于人生的春天,又有了别样的意味。从时间角度看,强调秋天与春天的不同,强调秋天的特殊、复杂的意义,也许同样是不该被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