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孔乙已,是一个没有“进学”的老童生。他穷酸——“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迂腐——满口“之乎者也”;他自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使他养成了一种自尊的性格。他的长衫虽又脏又破但又不肯脱下,为的是保持“读书人”的身份。他贪杯,不会营生,并偶尔以偷窃来维持生活。他不仅用酒来麻醉自己,而且用孔子的“君子固穷”之类的话来自欺自慰,最后因偷窃丁举人家的东西而被打断了腿,在别人的嘲笑中默默死去。
不过,他也有善良、天真甚至幽默的一面。他兴致勃勃地教“我”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给小孩分茴香豆吃。在周围人们的讥笑声中,他百无聊赖,只好到孩子们中间去找朋友,以求安慰。这,就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形象!
鲁迅的作品《孔乙己》,是描写旧中国知识分子悲剧命运最深刻的短篇小说,恐怕没有第二个作品达到与鲁迅同一类题材小说的高度。
鲁迅通过《孔乙己》这篇小说,通过孔乙己这一形象,控诉了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小说多侧面地写到了孔乙己成为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沉重与悲衰。如小说对孔乙己身世的交代以及对孔乙己言行的描写,十分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 ——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不仅使像孔乙己这样的穷书生虽对四书五经烂熟于心,但又不具备起码的谋生本领,而且使他们陷人了为圣贤传道、为天下立太平的自我优越感的幻觉中不能自拔。因而,他们不仅穷,而且酸;不仅迂腐,而且虚荣。同时,小说还通过孔乙己的悲凉处境,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弱者的极端冷漠。
鲁迅在小说中着重表达的,是酒客、酒店掌柜、“我”对孔乙己的几乎完全一致的戏弄和嘲讽态度,也是封建社会对弱者的态度。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匠心独运。
第一,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小说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我”是鲁镇咸亨酒店里一名专司温酒的小伙计——一个少年,因而,“我”的叙述便披上了一层客观的外衣,“我”所叙述的内容也因而在客观上具有一种还原生活的色彩。同时,由于伙计是专门侍候人的,在当时的社会里本是低人一等的,而“我”最后却连侍候人的资格也没有混上,可见“我”的地位何其低下了;但“我”却能用势利的眼光来看待孔乙己,用讥笑的口气来叙述孔乙己的经历,可见孔乙己己已经沦落到了何等地步。
第二,将人物放在典型环境里进行刻画。小说所描写的咸亨酒店是一个典型环境。在这里,不仅顾客之间壁垒森严,而且伙计之间也等级森严。小说通过对咸亨酒店这一环境及其气氛以及其中各种人物的描写,把封建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如壁垒森严的阶级对立、等级差别、腐朽的势利眼、剥削思想、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等异常真实地反映出来。孔乙已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其悲剧命运也就无法避免了。
第三,语言简练、传神。小说在三千字左右的篇幅之内,既描绘了孔乙己的生活环境,又几乎描写了他的一生,而且刻画了其性格的深层内涵。
除上述三点之外,在细节描写上生动传神。作品大量运用了反讽、对比等手法,并以喜剧性的艺术手法传达出悲剧性的意蕴,尤其是结尾余味无穷。
《孔乙己》题材的独特性和主体的深刻性与精湛的艺术表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堪称中国现代描写旧中国知识分子悲剧命运最深刻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