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原文翻译,春望古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09:28:19

全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原文翻译,春望古诗(1)

重点字词注释:

国破:此处指代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中遭受严重打击,都城沦陷,国家秩序崩溃。

山河在:即便国破,祖国的大好河山仍然屹立不倒,反映出诗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

草木深:春天来临,城池里的草木繁茂生长,但无人问津,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着社会的混乱和荒废。

感时:感慨时局变迁,反映诗人对战乱时期的深切忧虑。

花溅泪:诗人借花喻己,以花落泪来寓示自己面对国破家亡的悲痛心情。

恨别:因战乱分离亲友,痛恨这无情的别离。

鸟惊心:听闻鸟鸣,却倍感惊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因战乱引发的离愁别绪。

烽火连三月:战火持续燃烧,连续数月不熄,暗示战乱之久、百姓之苦。

家书抵万金:在烽火连天的时代背景下,收到家人的平安消息极其珍贵,价值超过万金,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白头搔更短:诗人由于忧虑国家大事和个人命运,频繁地抓挠头皮,导致本已斑白的头发愈发稀疏。

浑欲不胜簪:形容极度愁苦,头发稀疏得几乎无法插上发簪,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苍老、困顿和无尽的忧虑。

春望原文翻译,春望古诗(2)

逐句解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尽管国家遭遇重大挫折,但山河大地犹在,春天照常来到,城中草木茂盛,可繁华不再,呈现出一派荒凉而寂寥的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触景生情,看到花开想到时局的凄凉,仿佛花也在为国家的不幸而哭泣;听到鸟鸣声,又不禁想起因战乱而远离的亲人朋友,使他内心备受震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延绵不断已达数月,家中音信全无,一封家书在此刻显得弥足珍贵,足见战乱中人们对于安宁生活和亲情联系的极度渴望。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长期处于战乱和社会动荡之中,诗人愁绪满怀,白发日减,几近不能束发,以此表现其身心疲惫、年华消逝和处境艰难的现状。

整体分析:

《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身处长安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堪称其现实主义风格的典范之作。诗人借助春景描绘,不仅展示了战乱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创伤,也倾诉了个人在国破家亡情境下的悲痛与哀思。作品富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春望原文翻译,春望古诗(3)

写作背景介绍:

《春望》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712年—770年)创作于公元757年,即唐肃宗至德二载之际的作品。此时,唐朝正处在安史之乱的高潮阶段。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一路攻城掠地,直至攻陷长安,打破了盛世大唐的宁静。杜甫作为亲身经历这一历史巨变的诗人,滞留于战乱中的长安,目睹了都城的残破、百姓的流离失所,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黎民疾苦的深深同情。《春望》就是在这样一种极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诞生的,它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现了杜甫深切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作者生平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他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诗圣”。

早年生活与游历: 杜甫出身于一个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将领,祖父杜审言则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勤奋好学,才华出众。青年时代的他胸怀壮志,渴望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因此曾数次漫游吴越、齐赵等地,结交名士,开阔眼界,积累了许多人生和社会经验。

科举与仕途: 杜甫虽有卓越才情,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直到天宝六年(747年)才得以参加制举考试,却因权臣李林甫操纵,最终无人入选。此后,杜甫曾在朝廷担任过河西尉等小官职,但他内心深处对于仕途的期待并未实现,对朝政腐败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不满。

安史之乱与颠沛流离: 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杜甫的命运。战乱期间,杜甫困居长安,亲眼目睹了首都的沦陷和百姓的苦难,创作了许多反映战乱现实的悲愤诗篇,其中就包括广为人知的《春望》、《月夜忆舍弟》等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带着家人辗转逃难,先后居住在鄜州、成都等地,并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营建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写下了许多描绘四川风土人情和抒发个人心境的诗篇,如《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晚年漂泊与逝世: 随着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再度开始了漂泊生涯。晚年,他沿着长江东下,企图寻找新的出路,但在贫困交加中病逝于湘江舟中,终年59岁。临终前,他还创作了《登高》等千古流传的名篇,充分展示了他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依然对祖国江山和人民疾苦保持着深深的关怀。

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1500多首,内容广泛,风格沉郁顿挫,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变迁,尤其擅长描绘民间疾苦和社会现实,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批判精神,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

春望原文翻译,春望古诗(4)

艺术手法与技巧:

情景交融:《春望》运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客观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借山河依旧、草木茂盛的春日场景,映衬出战乱之后都城的荒芜与寂寞,使得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对照。

拟人化与移情作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赋予花朵流泪、鸟鸣惊心的拟人特征,通过将个人情感投射到自然景物之上,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对战乱时局的悲伤和对亲朋离别的痛苦。

象征与比喻:“烽火连三月”象征战乱频仍,持久不息;“家书抵万金”则用夸张的比喻,凸显在烽火连天的战乱时期,家人的平安消息无比珍贵,突出了战争对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破坏和人性亲情的摧残。

细节刻画与心理描写:“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通过对自己形象的细腻描绘,以白发渐稀、难以簪发的细节,直观呈现了他在战乱中的衰老、愁苦和忧虑,塑造了一个满腔忧虑、憔悴不堪的士人形象。

对比与反差: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勃发与战乱的萧条冷落,反差之间强化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结构严谨:《春望》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每句五个字,上下两联构成工整对仗,且前后四联语义关联紧密,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国事到家情的层层推进,展现出杜甫高超的诗歌结构把控能力。

春望原文翻译,春望古诗(5)

意境创造:

杜甫在《春望》中创造出一幅饱含哀伤与无奈的战乱图景,通过对比春日应有的繁华与现实中战乱过后的荒败,营造出一个既有季节更迭之美,又充满悲剧色彩的意境。

情感表达:

《春望》寄寓了杜甫深厚的忧国情结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他对国破家亡的悲哀,对战乱无休止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苍凉感叹,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结构布局:

全诗四联紧密相连,首联展示战乱后的国家面貌,次联直抒胸臆,第三联再次描绘战乱实况并寄托家庭情感,尾联以个人形象的描绘收束全诗,形成内在情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严密结构。

文化内涵与历史影响:

《春望》中的“国破”、“烽火”等意象象征着国家的灾难和动乱,“家书”则承载着亲情与家园的企盼,同时“白头”象征时光流转和生命的老去,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描绘动荡年代下个体命运与国家兴衰交织的宏大画卷。《春望》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真诚流露,也是那个时代历史风云的深刻写照。它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式,揭示了战争对人类文明和个体生命的摧残,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战乱主题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通过《春望》等一系列诗篇,成功地塑造了"诗史"的形象,被尊称为“诗圣”。

春望原文翻译,春望古诗(6)

您最喜欢杜甫的哪首诗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