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300字,幼儿园老师读书笔记内容摘抄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18:50:16

读书笔记第三百二十五: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读后感

一、学现代文学史的时候,老师第一节课就讲到中国现代六大文学大家:鲁郭茅,巴老曹。其中的“巴”即巴金。巴金这套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地位到底有多高?我无法评价,也没看到评价。二十几岁的时候看过《家》,当时看书的时候是带着愤慨的情绪去的,对封建家族和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封建家长产生了巨大的不满。这次第二次看,这种情绪早已平复,因此对小说的印象也几乎抹平,多了一份从容后,也就能一口气把这三本小说全部看完了。

二、小说有《红楼梦》的影子,虽然是以家族为背景,但跨度不如《布登勃洛克一家》,但家族的财富积累方式没有交代,虽然《秋》以高公馆出售为结尾,揭示家族最终的命运(解体),但这种命运并未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关联,我才疏学浅,相反感觉到的是克字辈老四、老五这两个败家子导致祖业凋敝的,而从我们现在的视觉看,即使当时高家能人才辈出,人丁兴旺,在国家和民族发生命运大转变的时代,高公馆的凋落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一来,小说可能就跳出了《红楼梦》的窠臼。再者,红楼梦的作者古文学的造诣极高,诗词联赋,出口成章,连《镜花缘》的文采也极具特色,在这方面,《家》、《春》、《秋》也逊色不少。

三、小说的时代背景应该是20世纪二十年代。《秋》的第三十四节,曾借民国也成立了十二年(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五四运动也过了四、五年,那么这样推算,这一年为1924年。同时第九节也讲到“今年二月京汉铁路大罢工遭到镇压”之类的话,历史上,那一年是1923年。《家》的第六节也讲到了“五四运动”。

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女子教育的推行问题。中国的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当时颁布的“癸卯学制”中并未接受女子教育,1908年后,在张之洞的推进下,中国的女子教育才被国家承认。但早在 1880年,外国传教士在宁波等地就成立了女子学校, 1900年,清政府就开始派遣女留学生,秋瑾就曾就读实践女学校速成班。由此可见,女子教育在社会上已经逐渐被接受,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歧视。我自己小时候(20世纪70年代)就见过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妇人。因此到了1915年,中国女子小学生的比例仅占4%。到了1920年春,蔡元培批准九名女学生在北京大学旁听,9月份,9位女生全部合格录取,北京大学实现男女同班,在当是确实犹如洪水猛兽。从小说的描写看,旧式家庭中,除了对新学存在排斥外,对女子教育更是讳莫如深。

四、小说是一个时代的印迹。鲁迅的小说对那个时代是以控诉和抨击为主,因此并没有大场面的描述,这套“激流三部曲”,我觉得作者的笔墨更多着落在家庭内部,时代只是背景,场景因此有点狭隘,不像《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那样纵横捭阖。看完后那个时代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模糊。等我看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也许有助于对小说的理解。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300字,幼儿园老师读书笔记内容摘抄(1)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300字,幼儿园老师读书笔记内容摘抄(2)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300字,幼儿园老师读书笔记内容摘抄(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