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崤之战中的典故,秦晋崤之战告诉我们的道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20:47:13

蹇叔最后总结说:

“动用大军辛辛苦苦千里劳师远征,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军队因为长途跋涉而劳累不堪,精疲力尽是一定的了。而且这么大的行动,郑国即使远在千里,也不会不知道,肯定早有准备。我军兴师动众发动的远征,必将因郑国早有防备而一无所得,到那个时候军士们既疲惫又白跑一趟,心中怨恨和叛逆之心可就压不住了。况且行军千里,再掩饰也无法保密,到时候就人尽皆知了!我们秦国还有什么信誉和道义可言?还请君上要三思啊!”

秦穆公本来是想要蹇叔给自己出谋划策、让伐郑行动更加顺利,结果却被这老头子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心里简直膈应别扭极了,但是碍于面子没有反驳,便悻悻地告辞而回,对于蹇叔的劝告,秦穆公颇不以为然,还是按照原计划准备出动大军,趁晋国、郑国新丧国君、无暇他顾的机会东出中原,发动伐郑行动,夺取中原霸权。

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春正月,秦穆公下定决心出兵偷袭郑国,并以秦国左庶长(左相)百里奚之子孟明视(百里视、字孟明)为主帅,右庶长(右相)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蹇术、字西乞)、白乙丙(蹇丙、字白乙)为副将,率秦军从雍城(陕西凤翔、秦国都城)出发,准备长途跋涉一千五百里,袭击新丧国君的郑国国都(河南新郑)。

大军出发之际,蹇叔和秦国大夫们都一起来给出征的将士们送行,见到隆隆前行的兵车,以及身为统兵大将出征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两人,蹇叔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伤和激愤,借着给主帅孟明视送行的由头,哭着对他说:“孟明,今天我能看着你带着这些秦国将士们出征,恐怕见不到他们回来了!”秦穆公听说蹇叔和出征的将领们说了这些悲观的话后,恼怒不已,派人斥责他说:

“你知道个什么!假如你只活到中等寿命的话,那你坟头上的树都长得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说你这个老家伙早该死了。)

秦晋崤之战中的典故,秦晋崤之战告诉我们的道理(5)

遭到国君斥责的蹇叔不敢和其他将士再多说,只得和两个儿子告别。早已预料到此次出兵结果的他还是忍不住自己的想法,对儿子哭泣着说:

“这次我们秦国出兵,必将在崤山两侧遭到晋国的埋伏,殽山南边是夏后皋的墓,北边是文王(姬昌)曾经避风雨的地方,我就准备到那里为你们收拾尸骨吧!”

在蹇叔的“哭师”中,秦国大军还是照常出发,向郑国而去了。而就在秦军出动后不久,晋国就通过隐藏在秦国的内应得知了秦军的意图。

当时晋襄公刚刚继位,还在为晋文公服丧,晋国君臣原本也没想主动激化和秦国的关系,预备先把晋文公的国丧服完再说。可是知道了名义上的外祖父秦穆公(秦穆公之女文赢,是晋文公正妻,晋襄公的嫡母)居然不顾信誉和道义、违反“不伐有丧”的交往礼仪(春秋时期,某国如果有国君去世的话,其他国家即使和此国再有过节,一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叫做“不伐有丧”)、趁着晋国和郑国都有国丧的时候出兵偷袭,意图动摇晋国的霸业时,晋襄公即使脾气再好也无法压住火气,立即召集先轸、栾枝、赵衰、胥臣等卿大夫,部属安排对秦军此次无礼冒犯的反击。

在晋襄公和诸大夫的出兵商议中,晋中军将(中军元帅)先轸首先提出秦国不义在先,其国君又不听忠言贪婪兴师,擅自越境晋国的崤函之地攻郑,这是狂悖无礼、甚至公开冒犯晋国。秦国如此无礼,是上天要让他灭亡的先兆,为晋国子孙后代着,也必须马上出兵,教训乃至歼灭这支意在动摇晋国霸业的秦军。

而晋上军将栾枝认为,秦国当初出兵平定晋国内乱,又拥立先君文公回国继位,这才有了日后晋国的霸业。秦国确实给了晋国莫大的恩施,现在先君文公刚刚去世,晋国就要出兵攻打秦国的军队,这样做不但让天下诸侯认为晋国是过河拆桥、恩将仇报,还会愧对一直努力维护晋秦两国关系的先君文公。

秦晋崤之战中的典故,秦晋崤之战告诉我们的道理(6)

晋襄公为人宽厚,又对父亲文公生前的一切治国政策都全盘接受,照章执行,潜意识里还是很遵循晋文公的遗策,于是对于和秦国就此撕破脸皮开战犹豫不决,想着是不是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次晋国和秦国之间的龃龉。

但先轸坚决不同意栾枝以及晋襄公的意见,他先提出“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又提出“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再强调“为谋及子孙矣,可谓死君乎?”,从礼法大义、消除国患、惠及后世三个方面向晋惠公谏言,力劝晋襄公要在秦国这个潜在对手强大之前,抓住机会狠狠加以打击,彻底挫败秦国进军中原、觊觎晋国霸主地位的战略企图。

在先轸的不懈努力下,晋襄公终于接受了他的进言,决心动员三军,发兵击秦,维护晋国的霸业和中原诸侯长地位。既然外公你不仁在先,那就不要怪外孙我不义在后了!

于是,当秦军私自越过晋国国境,东出崤山、准备千里奔袭郑国的时候,晋襄公已经在国内完成军事准备,即将发动对秦军的作战了。不过为了麻痹秦国、也是为了更好地取得作战优势,晋襄公没有在秦军初次经过崤山东出中原的时候加以阻挡,而是等秦军通过后,才率大军布置于殽山两侧,同时又召集了原先居住在晋国西北边境、后来在晋国的招抚下迁徙到晋国南部(正好是殽山附近)生活的姜戎族,会同晋军一起埋伏于殽山两侧,只待秦军返回时,围而歼之。

为了占据对秦国的道义制高点和激起晋国国人的作战勇气,还在为父亲晋文公服丧的晋襄公穿着染成黑色的丧服(丧服为白色,可是穿白色容易暴露目标,不利于伏击作战,而且行军时穿白色不吉利,所以晋襄公把丧服染成黑色)亲自从军出征,监督以先轸为主帅的晋军在崤山对秦军的伏击战。国君亲自上阵的激励以及秦国无礼擅伐“国丧”的不义举动,使得晋军上下既义愤填膺又同仇敌忾、斗志昂扬,誓言要把无礼狂妄、冒犯晋国的秦军彻底消灭、以解国恨。

秦晋崤之战中的典故,秦晋崤之战告诉我们的道理(7)

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二月,私自越过晋国崤山的秦军还不知道晋国已经在他们东出中原后出兵埋伏在他们的必经归路上,就等着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带着秦军返回时加以痛击了,仍旧按照原定计划向新郑前进。不久后,秦军抵达王都雒邑(河南洛阳),要从雒邑的北门外通过,按照当时的诸侯国军队过王都时的礼仪,所有士兵在经过王都城门时都不得乘兵车前行,必须脱掉头盔、下车步行,直到离开王都后才可以继续乘车。

秦军经过王都北门时,倒是遵循了这一礼仪,士兵们都从兵车上跳下来,脱掉头盔步行,向天子致敬。但是兵车刚刚经过城门后,很多秦军士兵就不再将礼仪执行完,而是跳上兵车出发,前后共有三百多辆车都是这样,场面一度乱哄哄的。

天子周襄王得知秦军过境雒邑后,也在王孙满(周襄王之孙)的陪伴下登上城头观看,亲眼见到了秦军对天子的礼数不后恭,周襄王连连摇头叹息,对“礼崩乐坏”的现状既愤怒又无可奈何。王孙满当时还年幼,不过十分聪慧精明,见祖父对秦军的无礼忧愤无奈,便出言劝慰说:

“(秦国的)军队轻狂而无礼,就一定会遭遇失败。为什么呢,因为轻狂就自恃武力而不再看重谋略,无礼就会狂妄自大而不再遇事谨慎。秦军此次东去,是即将进入险境,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谨慎,又缺少谋略,能不遭到失败吗。王祖请拭目以待!”

秦军离开王都后继续东行,在三月间抵达了滑国(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滑国是郑国的附庸,平时也有很多郑国百姓商人居住于此,或谋生或经商,当时有一个郑国商人名叫弦高,正赶着一群牛准备贩卖到王都去,路过滑国时暂住,却正好遇见了行军至此秦军。也许是和秦军士兵私下有过交流、也许是弦高为人机警,猜出了秦军千里跋涉来此的目的是偷袭郑国,总而言之弦高知道了秦军会马上进攻郑国。

而郑国因为国君新丧、新君郑穆公刚刚继位,还在处理国内因为国君更替而要安抚稳定的内政,对于秦军前来偷袭的事情一无所知,假如秦军此时发动攻击、且有为郑国把守国都北新郑门的杞子、逢孙、杨孙等三位秦军将领作为内应的话,郑国必将凶多吉少。

千钧一发之际,弦高当机立断,一面派人赶紧回郑国向国君示警,通知国都立即做好防守准备,并处理杞子、逢孙、杨孙三个内鬼;一面假装自己是郑国的使者,先送给秦军四张熟牛皮表示欢迎、再亲自送十二头牛到秦军军营以示犒劳,让秦军误以为郑国已经知道了自己大军前来的消息并有所准备。

秦晋崤之战中的典故,秦晋崤之战告诉我们的道理(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