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祖新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人生三书《目送》里的一段话,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里面包含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情感共鸣。这本书,对于时间而言,是对生命的目送,她的儿子华安,在上小学的第一天,龙应台和他手牵着手,小小的手,圈在妈妈的手心里,用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当华安十六岁时,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龙应台送他到机场,告别时例拥抱,龙应台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已经长大的华安,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龙应台依旧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悠忽不见......作者以她饱满的深情,写尽了母子从小到大的点滴变化和感情。正如女作家所言: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记起当年,我的女儿上幼儿园时的情景。自她出生,就一天也未曾离开过妈妈。我最近总是回想她小时候的样子:离开我一刻也会到处找妈妈的那个小女孩,那个上幼儿园时看着我离开时哭成泪人的小女孩。渐渐地,她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很快融入那个大集体,每天我送她到幼儿园门口,目送着她蹦蹦跳跳着像个快乐的小天使,走进那个充满童趣的乐园。
上了小学,我每天用自行车载着她往返,来到实验小学校门口,看着她背上卡通书包,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带着灿烂的笑脸对我说一声“妈妈再见”,一阵风似的伴随着校园广播飞跑进去。每天放学时,喜欢看着她和小伙伴们走出校门,东张西望地寻找妈妈的期盼眼神,那时我觉得自己像个老母鸡在保护着她,更喜欢她坐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小嘴巴叽叽喳喳不停地给我讲班里的各种趣事。
升入初中,我们选择了走读,依然每天接送女儿。那时功课开始紧张起来,路上与我的沟通也尽是学习的话题,我那时能做的就是倾听和加油。当她进入青春迷茫的年龄,有烦恼、也有欢笑,更多的是遇到学习困难时的坚持,我俨然她的知心朋友不断鼓励着她,帮她看清前面要走的路。每天晚上下晚自习,瞬间涌出校门熙熙攘攘的学生群里,总能很快捕捉到她的身影,我呼唤着她的乳名,像小时候一样为她披上早已准备好的外套,母女俩有说有笑地一起回家。
考上高中,家里距离学校不远,我还是每天负责接送她,繁重的学业让我们彼此少了许多话语,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三年的高中生涯,紧张而充实。每每天不亮我们就起床已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冬天的早晨,漆黑一片的室外寒风凛冽,我坚持开车送女儿上学, 一路上用无声的陪伴温暖着她。到达二中校门口,在路上还在一直背单词的女儿,下车后头也不回地匆匆奔向教学楼。风雨无阻的高中,每天早上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消失在莘莘学子中,渐渐淡出我的视线才肯离去,珍惜陪伴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