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在叙事手法、特技处理和历史意识上均有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突出表现,为观众营造了古典园林的视觉盛宴,同时也启迪着观众面对这曲悲怆历史的无尽挽歌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他者"视角的叙事认识一事物、现象一般来说有两个主要视角:内在视角与外在视角。所谓内在视角就是不参照外物,从一事物内部去认识自身。这种内在视角的好处是可以排除外在事物的干扰,在清澈纯净的自我意识审视下,洞悉自身的一切优点和缺点。
如我们往往习惯了宏大历史题材的纪录影片的叙事手法,以意识形态和历史评价的话语来主导着影片的基调,观看影片的过程其实也等同于接受某种特定的历史评价、人物定位等知识灌输的过程,但这也有局限,由于受自身经验的限制,对自身经验之外的东西,往往难以进行准确的判断。
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人们还需要一种外在视点,借助一个外在参照物来反观这一事物,把外在参照物当作一面镜子,反照出自身的特点。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里,一切事物、现象都具有了更加复杂、多维的特征,外在参照系的引入就显得越发必要。
应该说,影片《圆明园》的历史叙事在突破传统的自说自话的基础上,对于以“他者”眼光来进行历史的叙事进行了有益而成功的探索。
影片从三个外国传教士的眼光来看圆明园的历史,其中的主线人物就是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家郎世宁,此外还有乾隆时期来华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和火烧圆明园的英军随军牧师麦基。
其中王致诚的叙事最为短暂,主要也集中在乾隆时期圆明园的建造的局部叙述中。麦基的叙事是通过他的日记以旁白的形式出现的。
历经三代皇帝的传教士、宫廷画家朗世宁,法国传教士王致诚,英国随军牧师麦基,三个神职人员以上帝的名义,忠实描述了他们眼中的圆明园和清廷生活,这种带有明显的异质文化眼光的审视,为强化历史叙事的客观性和升华影片的文化哲学主题,增色不少。
影片中,通过郎世宁初次在畅春园觐见康熙皇帝时的观感,首次展示了圆明园的奢华。朗世宁眼中的康熙在朝廷上震怒抓走反叛的军官,表现了西方人对中国封建君主专政的直感和思索。